2025 年 04 月 24 日 , 星期四, 14:27 (GMT+7)

2025 年 03 月 25 日, 星期二, 15:46 (GMT+7)
谈在捍卫祖国战争中关键战、进攻战役的兵力组织使用

在保卫祖国的战争(如果发生)中,进攻战役可以从战争初期到整个战争过程中在不同规模上组织实施,并伴随关键性和决定性的战役。要取得关键战的胜利,要求指挥员和战役机关解决诸多问题,其中,组织和运用兵力是至关重要的内容,需要根据新的作战条件进行研究、补充和发展。

在民族解放战争中,进攻战役是我军的基本战役类型,并与其他作战形式共同决定最终胜利。在保卫祖国的战争(如果发生)中,进攻战役的规模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组织小规模、中等规模或大规模战役,并且通常可在所有地形条件下进行,包括山区、中原、平原以及水网地区。为取得胜利,战役必须展开关键战,其中包括决定性的关键战,以消灭敌军的重要部分,重创敌军,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使其向我方有利的方向发展;攻占或坚守主要目标地区,创造有利态势和战机,并促成战役态势的重大变化,加速战役进程。同时,关键战是战役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每个战役阶段的主要任务。

协同作战训练

进攻战役的作战对象通常是处于防御或暂时停滞状态的敌军,他们使用高科技武器,具备火力和机动能力,并配备先进而广泛布置的侦察和电子战装备。在战役关键战中,作战对象可能是固守工事防御的敌军,或是以公路、空降等方式进行机动作战、增援、解围的敌军,亦或是正在撤退、并得到强大火力支援的敌军。整个作战过程往往发展迅速、形势复杂、多变,难以预料。

对于我方而言,进攻战役是在战略防御作战态势下进行的,依托军区防守区、省市防守区,并在和平时期预作一定程度的准备,战时可灵活转化。近年来,按照建设“精、简、强、走向现代化”的军队方针,一些步兵师已调整为主力机动作战部队,接受系统化训练,并在不同层级、规模和作战类型的演习中进行实战化演练,具备较强的联合作战能力。然而,相较于入侵之敌,我军在武器装备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尤其在远程火力和空中控制能力方面尚未完全满足现代战争需求。此外,在军区防御作战体系下实施战役关键战、决定性战斗的经验仍需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因此,为在战役关键战中取得胜利,除了其他因素外,指挥员和作战机构必须深入研究,确保在组织和运用兵力方面作出精准决策,为构建有利态势、集中兵力、有效打击敌军主要目标奠定基础,从而迅速歼灭关键目标,完成作战任务。本文将围绕在保卫祖国战争中实施中等规模进攻战役关键战的兵力组织与运用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合理组织力量实施战役关键战。在组织和战斗准备过程中,指挥员和战役机关必须依据上级作战意图、所承担的任务,以及敌我态势、省市防守区的作战能力、地形条件和天气状况等因素,合理组织作战力量。组织战役关键战力量时,必须充分发挥整体作战效能,在主要方向和重点目标区域集中兵力,依托军兵种协同作战能力,实施强大攻势,歼灭敌军重要目标,打破敌军作战体系,形成连锁反应,推动战役进程。

中等规模的进攻战役通常分为 2 至 3 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 1 至 2 场关键战,整个战役中包含多个关键战,其中包括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战。在进攻敌军工事的关键战中,指挥员和战役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投入 1 个加强步兵团至 1 个加强步兵师;在进攻在攻事外敌人的关键战中,可投入 1 个减员步兵团至 1 个加强步兵师,或 2 个步兵师。此外,指挥员还应为执行战役关键战的部队配属部分军兵种力量,如炮兵、防空兵、装甲兵等,以增强火力支援能力。同时,应指挥关键战部队与地方武装力量及防守区部队密切协同,在战斗准备和作战实施过程中形成合力。在每一场战役关键战中,应根据作战地域、任务目标和敌军情况,合理编组作战力量。通常,包括主要进攻部队、合成预备队、装甲兵、炮兵、防空兵、工兵、化学兵,以及指挥机构和后勤、技术保障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整体作战威力,挫败敌军作战手段,迅速应对战场突发情况,确保战役胜利。

第二,部署兵力要隐蔽、出其不意、便于机动,确保在主要方向和目标区域从一开始就形成优势。做好这一工作,不仅能够在敌军炮兵和空军打击下保存兵力和作战装备,充分发挥各作战力量的整体战斗效能,还能在战役首轮进攻中迅速建立优势,为战役关键战的胜利奠定基础。因此,指挥员和作战机关必须指导参战部队在兵力和装备部署上做到隐蔽、出其不意、便于机动,在各个方向实施进攻。兵力虽可分散配置,但必须具备在关键时刻迅速集中优势兵力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结合省、市防御体系构建战场态势,形成交错配置、包围、分割敌军的态势,优先集中优势兵力和作战资源于主要方向和目标区域。同时,要重视佯动欺骗部队的运用,以迷惑、牵制和分散敌军的防御力量。

在丘陵、山地等地形条件下进行关键战时,应充分利用有战术价值的地形,结合农村战斗基地和省、市防御体系合理部署兵力和装备。如果关键战发生在平原、水网地区,则应依托村镇战斗体系、水利工程、渠道系统、红树林、土丘等地形进行部署。同时,要加强伪装、佯动和假目标构设,尤其是针对坦克、装甲车辆和各类火力单位的伪装。在进攻在攻事外的敌人的关键战中,由于敌军态势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突发性,战况发展紧迫而复杂,因此必须提前在预定区域隐蔽部署兵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机动作战。火力配置要做到分散部署、集中使用,确保对各进攻方向及关键战区域的有效支援,同时兼顾对敌军防御阵地内外的作战需求,以便灵活应对战场变化。

为了确保关键战胜利,指挥员和作战机关必须贯彻“构建己方战场态势,同时破坏敌方战场态势”的原则,确保从战斗一开始,就在主要方向和目标区域集中优势兵力和装备,形成对敌军压倒性的作战优势。在步兵、坦克、装甲部队、炮兵、防空等方面保持优势地位,以实施强力突击、连续突破、深远打击,彻底破坏敌方战场态势,击败其作战部署,迅速摧毁敌军主要目标,造成连锁反应,为战役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关键战的兵力和装备部署中,除了注重隐蔽、出其不意和集中优势兵力外,指挥员和作战机关还需考虑指挥便捷性、作战协同能力以及战场应变能力。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与友邻部队及地方武装力量的协同作战能力,以确保战役关键战的整体作战效能达到最优状态。

第三,战斗过程中及时调整兵力。在战役关键战中,我军的作战对象通常在武器装备、机动能力等方面占据优势,因此战斗态势将会复杂多变,战况发展紧迫,敌我双方在各个战斗区域的力量对比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战斗的激烈程度较高。因此,准确掌握战斗态势,及时调整兵力,灵活转换战场态势,创造新的作战优势,打破敌军作战部署,是确保战役胜利的关键。

为了在作战过程中始终保持主动权,尤其是在战役关键战中占据主动,指挥员和作战机关必须精准掌握和判断战场态势,密切跟踪战役进程,以科学的方法分析、评估战场形势,及时调整和补充兵力、装备和作战物资,以建立更加有利的战场格局。同时,必须持续制造并掌控战机,迫使敌军陷入被动、泥潭化、衰弱直至失败。要集中兵力实施决定性打击,使前一轮攻击为后续攻击创造条件,让敌军始终陷入被动应对的困境,进而陷入混乱。此外,要建立足够强大的预备队,并在动用预备队后迅速重新组建新的预备队。与此同时,指挥员和作战机关需指导参战部队积极主动与地方武装力量密切协同,及时封锁、包围、分割、孤立敌军各个作战部分。可以使用部分兵力深入敌后,配合专业炮兵部队对敌方重要目标及后方进行精准打击,以牵制和分散敌军作战力量,削弱其对前线部队的支援能力。

在战役进攻中组织和运用兵力实施关键战,是一项基本、重要的战术问题,极有可能在未来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被广泛运用。特别是在作战环境、部队编制、装备水平和作战方式都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背景下,关键战的兵力组织和使用方式需要不断研究、补充和发展,以适应新的作战条件。

作者:陆军学院阮有孙大校、副教授、博士

网友评论 (0)

我党创造和抓住机遇艺术,赢得了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
1945年8月总起义推翻了殖民封建政权,使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独立时代。这场巨大的胜利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我党创造、抓住机遇、夺取胜利的英明指导艺术是一个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