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04 月 24 日 , 星期四, 14:32 (GMT+7)

2025 年 02 月 27 日, 星期四, 14:26 (GMT+7)
谈14号公路福隆战役中的力量部署艺术

在抗美救国战争中,我军第一次以14号公路福隆战役完全解放靠近西贡的一个重要省份。这是“战略侦查之战”取得胜利的众多因素总汇,其中力量部署艺术是一个突出亮点。

进入1974年至1975年旱季,面对我军在南方战场上的强大且广泛的进攻势头,敌军必须收缩力量镇守要地和重要交通路线,以便守护各个城镇,进而在农村和山区露出漏洞。而美国对西贡伪军的全面援助,尤其是军事援助明显下降,使得敌军的阵势和实力严重下降。为了建成坚固的“铁盾”从远守护西贡,敌军在战略地区福隆14号公路集合大量兵力、工具,部署成为三个防御区域:沿着14号公路的从补登(Bù Đăng)到同摔(Đồng Xoài),包括补登分区、同摔分区、补纳(Bù Na)要区,补答及311号公路沿线一些据点(连接14号公路与福隆镇的路段),福平(Phước Bình)、巴罗(Bà Rá)、福隆(Phước Long)等地形成的三角形地区。

攻占为政府福隆省警察局

在落实党中央二十一号决议的基础上,我军迅速恢复被敌军占领的几乎所有的解放区并扩大一些新区。从战场力量对比来看,我军比敌军强,虽然不是明显占上风,但有可能在若干战略进攻方向开展大规模的进攻行动。在中央政治局开会确定完全解放南方的战略决心时,执行中央军委、南方中央局的指示,南方司令部开展14号公路福隆战役,以便部分歼灭敌军兵力,解放14号公路沿线居民区,扩大战略运输线桥头堡,为攻进攻西贡打下基础。我军以独特的军事艺术和各兵种协调协同的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取得战役关键之战的胜利,使敌人无法抵抗并遭受惨败。这一重要胜利标志着西贡伪军的彻底崩溃,表明敌军力量的严重衰弱,无力反击夺回已失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揭露美帝国在我们打大仗并打胜仗的背景下难以通过军事行动重新干涉越南南方的企图和能力,为牢固坚持中央政治局关于完全解放南方的战略决心做出贡献。这是战役作战艺术的许多因素聚集的胜利,其中,力量部署是一个突出亮点。

第一,为战役的关键初战集中力量,确保打胜仗。集中使用兵力是包括进攻战役在内的作战的基本且重要原则,以便在一定的时间、作战方向或作战地区创造比敌军更为优越的力量,迅速歼灭敌军兵力、攻击目标,部分或全部破坏敌军的阵势,为战役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贯彻并创新运用该原则,14号公路福隆战役中,为了确保攻击主要目标的补登分区的关键初战取得胜利,战役司令部决定动用3号师(缺编),增援165号步兵团(缺一个营)、14号特种兵营、280号工兵营(缺编)及火力强大的一些分队。此外,我们还动用770号、814号后勤团与地方武装力量配合运输大量物资,在补登和14号公路沿线从补登到同摔地区集合,确保充足的粮食、武器、弹药和作战装备,让部队能“吃饱饭、打胜仗”。而在补纳的次要进攻方向上,我们仅动用了7号师的两个营、429号特种兵团的两个营、201号团的一个营,火力仅有1门85毫米加农炮、1门120毫米迫击炮。这是完全正确的力量部署方法,充分体现战役司令部的创新思维、研究并正确评估实情的能力。因为,补登被视为重要的据点,是敌军在14号公路路线的坚固防守靠点,是我军以一切代价“穿破”的“外部屏藩”。只有集中大量兵力,迅速攻破补登分区,我军才能建立扎实的基础,进而威胁并容易直接进攻补纳、同摔、福隆等据点。在补登分区获胜,将会创造战役的突破口,造成连锁反应,推动战役取得最终的胜利。战役实践表明,因为灵活运用力量部署艺术,集中大量兵力,赢得超越敌军的力量,我军迅速“攻破”补登分区,使得敌军无法抵抗。补登分区的迅速“失守”,产生了连锁反应,对在补纳防守的敌军造成很大的威胁,使其恐慌撤退,我军解放了14号公路沿线的大片地区。关键初战的胜利,为进攻同摔、福隆“打开”了大门,为战役开展下一个关键战创造有利的实力和阵势。

第二,与地方武装力量紧密配合,创造综合性力量,挫败敌军的作战行动。14号公路福隆战役在广泛的战场上进行,参与力量和各方面的保障能力有所限制。因此,各个主力单位与地方武装力量紧密配合,以便创造有利于我方、不利于敌方的实力和阵势,挫败敌军的各种作战行动,进而获取胜利。为了做好准备工作,中央局和南方军委给福隆省党部交付领导三个进攻方向的任务,以便牵制、歼灭、消耗敌军的就地兵力,迫使敌军的主力军必须在广泛的战场上分散,三个进攻方向随时与主力部队配合,时机来时发动群众崛起并解放该省。

战役进行中,为了确保我方主力军进攻补登分区的秘密,我军动用平福特种兵连突然开枪进攻补答。这一进攻之举,将连接补登与福平、福隆的重要交通路线一刀两断,同时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为我方主力军机动并秘密且安全地开展进攻补登分区创造有利的条件,确保按照计划进行,突然打出迅雷不及掩耳之仗,迅速攻破该重要据点。顺着胜利之势,按照与主力军的协同作战计划,补登党部领导地方武装力量抓好时机,及时发动人民群众崛起歼灭恶霸,追捕敌人残兵,迅速粉碎各地的伪军。和同一号、和同二号、补门等各个乡村党支部领导群众做好兵运工作,成功劝降敌军的民兵三个排、八个防卫组离开敌人队伍。为了确保关键的进攻福隆镇之战的胜利,与各个主力军的配合,在次要的进攻方向,208号营开枪进攻附录据点,及时分散敌军兵力,限制敌军各个据点互相援助、解锁、支援,为主力军以兵种协同作战的力量解放福隆镇并胜利结束战役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抓紧战场上的作战演变,及时调整力量,适时使用预备力量,达到高度的作战效率。出于确保关键之战的胜利、上一战为下一战创造实力、阵势、时机等目标,战役司令部一直抓紧战场上的作战演变,及时调整力量,灵活转化阵势。据此,在进攻福平分区和福隆镇的关键之战,发现敌军建立特别坚固的都市防御阵势,我军并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战役司令部改变了力量使用方式,组织合成兵种组沿着各路线开展进攻,连续从外向内进行突破,将敌人逼入中间,进而进行歼灭。其中每个组以一个步兵团为核心,配备技术器材,负责针对一个目标区域(两到三个街区或军事目标)的进攻方向。每个方向组成两个进攻队,每个步兵营被增援炮兵,坦克负责一个进攻方向。开展各个方向的进攻过程中,我军动用各种综合力量,以合成兵种的力量连续进攻,强大突破,让敌军无法及时巩固阵地、增援,结合动用进攻力量和防守力量抵抗敌人的反击。在动用各方向的进攻力量的同时,我军动用一个坦克排纵深并留在银库司抵抗反击之敌。这样独特的力量部署,不仅在战役中创造力量取得关键之战的胜利,而且还是宝贵的经验,为此后的各个战役,尤其是胡志明战役组织进攻兵团进军城镇创造前提。

在及时调整力量部署的同时,我军还抓好时机将后备力量投入作战。在进攻福隆的关键之战中,将敌军逼到福隆镇北边1/3的地区后,为了取得彻底的胜利,不让敌军有时间巩固、恢复力量,从其他地方增援,我军迅速将战役的后备力量——9号步兵师的2号步兵团投入作战。因此,我军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使敌方措手不及,创造优越的优势,迅速且胜利地结束战役。

14号公路的福隆战役的胜利,为我军开展攻势“打倒伪军”、完全解放南方、统一祖国创造实力、阵势和时机。从该战役吸取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力量部署艺术需要在捍卫祖国的战争中进一步研究、运用、创新发展。(完)

作者:陆军学院阮文卷大校、博士

网友评论 (0)

我党创造和抓住机遇艺术,赢得了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
1945年8月总起义推翻了殖民封建政权,使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独立时代。这场巨大的胜利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我党创造、抓住机遇、夺取胜利的英明指导艺术是一个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