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我军和人民在第五军区战场上的协德同阳战役,初步消灭了山区和平原边界地区伪军和美军的重要部分。战役的胜利促成了战略进攻阵地的新变化;同时,肯定了围点灭援军事艺术的发展。
1965年,美帝国主义为了利用军事力量在南方战场上迅速取得胜利,决定实施“局部战争”战略。这是一次新的升级,非常危险,显示了越战期间强大帝国的好战本性。为实施该计划,他们为富排、岘港和朱莱、归仁和金兰的军事基地加强了一批精锐、善战的部队。他们拥有强大破坏性的现代战争手段。然而,波来梅战役后,第五军区战场上的敌军被我军孤立,被迫聚集在基地、分区、城区之中。为了防止我们进攻,他们每天都在基地周围调动部队,组织突袭并阻止我军部队。在协德-同阳地区和桂山县、升平县、三岐县和天福县,敌人安排了一些主战部队,包括安全部队、民兵、突击队和车辆,确保军事基地和广南省协德县的安全。
我方意识到,第五军区战场上敌军极度慌张、摇摆不定,如果我方加强破局活动,摧毁战略村庄,攻击基地,歼灭一批重点单位,那么美国远征军将会直接参战,我军就有条件灭了。根据山区战役结束后,将在山区和平原地区开展军事活动的政策,第五军区党委和司令部决定开始协德同阳战役,旨在消灭敌人的一部分主力,加强游击战争活动,形成摧毁美国,扩大农村的地带。在战役党委、司令部的领导和指导下,第五军区部队和人民完成了战役目标。短短时间内,我军通过三波作战,消耗和摧毁了敌人的重要有生力量,初步击溃了毗连地区的美军远征军,根据敌人的走向,在战场上形成了对我方有利的战略好转;同时,肯定了主力部队运用战役艺术的成熟步伐,其中最突出的是围点灭援的军事艺术。
1、正确选择围点目标,后而灭援。在战斗中,准确选择进攻区域、攻击和消灭敌人的目标,展示研究和正确评估敌情的能力,指挥官及其机构的作战区域地形,促进增益协同, 参战部队的强项,同时深入挖掘敌人的薄弱环节,使之陷入混乱,被动应对。协德同阳战役是我军第一次用主力师级兵力对付美伪军。据此,战役司令部有组织地了解、分析和准确评估敌人的阴谋、战术和作战区域,从中选择目标,确定合适的围点灭援方针,其中以灭援为主。为确保首战胜利,战役司令部决定攻打协德县首府,围攻越安要塞进行“挑衅”,以吸引敌军前来援救,为大规模摧毁防御工事外的敌军。这个决定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协德是敌人在16号公路防线的最外围,在广南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一旦协德受到攻击,敌人就会加强兵力支援,救援并缓解。越安是一个相当稳固的基地,位于河蓝到协德和越安到三崎的十字路口,如果失去越安,敌人将被分割,无法控制协德。这是敌方两个重点和重要的目标,但又处在战役的主要进攻方向,如果我方攻击并包围这两个目标,势必会引来敌方增援予以歼灭。
战役的实际情况表明,战役司令部选择协德作为进攻的起始目标,因为仅仅经过1个多小时的进攻,我们就已经掌握了协德地区首府,而在失去这个重要地区首府之后,敌人被迫增援以夺回协德。敌人的这一活动为我军伏击部队创造了一个机会,可以在 山丘和峥丘摧毁敌人空中增援部队。进入第二阶段,战役司令部决定包围越安要塞,迫使敌人增援。不出所料,经过12天的围困,敌人组织了一支特遣部队解围。敌人为越安组织了救援部队这一事实为我军摧毁敌军第11 号突击营的大部分力量创造了一个机会。因此,我们通过正确选择第一个攻击目标,即协德县城和越安驻军来“引火”,迫使敌人加强空中和陆上救援,从而创造了灭援的机会,完成了战役的既定目标。
2、灵活运用战术形式和战斗技巧。在战役作战中,围点灭援是一种制造态势和连锁反应的行动,迫使敌人出动救援,进而创造灭援的机会,我方有条件消灭防御工事之外的大量敌人,完成既定目标。为了有效开展围点灭援,战役指挥员除了要掌握敌人的计谋和诡计外,还必须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战术形式和作战手段。在协德同阳战役中,战役司令部除了正确选择围点灭援的区域和目标外,还灵活运用战术形式和作战技巧。从而使敌人陷入被动状态,迫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战斗方式进行战斗。
战役开始时,司令部以强烈袭击形式攻占协德首府,随后动用12.7毫米高射机枪连、90营与当地武装部队协同作战。敌军在组织夺回协德时,在山丘、峥丘地区进行了空降,我军进行伏击灭援。同样在战役的第一阶段,当我们无法实现在 230高地和桂花攻击敌人增援直升机的意图时,战役司令部使用第1团全部力量攻击峥丘和附近地区的敌人。第二阶段,当我方包围越安要塞时,敌军立即组织机动突击队增援,力图解围越安要塞。牢牢掌握敌人的意图和行军队形,我军用70营在敌军行军途中进行伏击歼灭敌方突击队11营,其余援军被迫转移到同阳,集中在赵翁桥一带。时机一到,司令部由伏击转为袭击,使敌人反应不过来,经过短短1个多小时的战斗,消灭了敌人5团团长等重要部分,掌握了同阳区域。第三阶段,贯彻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的方针,组织进攻,向敌人的侧翼和后方发起进攻。当敌军从锦龙向锦溪行军时,第1团对敌军行军方队进行伏击,消灭了敌军重要的有生力量。
3、合理部署和使用力量。组织兵力围点灭援是指挥员的作战艺术,尤其是在面对兵力和手段都占优的敌人时。在围点灭援时,力量通常分为两部分:围点部分和灭援部分。组织用力合理,战斗效率高,反之亦然,围点部队力量过多,会影响灭援部队的力量。如果我们围点部队用力太少,就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不能控制敌人,导致他们不组织救援,就达不到灭援的目的,达不到既定目标。
战役的实际证明,在进攻协德时,战役司令部用2个营配合防空部队在山丘和协德县行政区与敌人作战,特种部队在峥丘攻击敌人要塞,桂山武装部队在大山与敌人作战。通过合理的部署,经过1个多小时的战斗,我们掌握了协德县首府。而敌军协德失守后派出2个增援营前去救援,但战役司令部仅动用40营、12.7毫米高射机枪连和部分其他兵力攻击增援,故而未能歼灭敌方大量增援力量。进入第二阶段,借鉴第一阶段用兵经验,战役司令部使用:1个营(60营)和3游击排包围越安要塞; 3个营(40、70、90)进攻援兵;在越安西南和东北地区组织了2个火力阵地,以控制炮台并射击敌机,保护战斗队形。因此,经过仅仅2个小时的战斗,我军歼灭了敌人第11突击营的全部力量,其余援军被迫聚集在同阳,为2师的决战取得胜利创造了条件。
协德同阳战役初步有效地消灭了毗连区域美伪军的重要力量,为扩大解放区作出了贡献,开创了南方战场战略进攻阵地的新转变。战役的胜利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围点灭援的作战艺术,值得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加以学习和运用。(完)
作者:陆军学院裴登龙上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