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04 月 24 日 , 星期四, 19:01 (GMT+7)

2024 年 11 月 29 日, 星期五, 08:40 (GMT+7)
关于国防动员在建国卫国事业中的若干问题

国防动员旨在增强国家的军事和国防力量,随时准备好力量和资源,确保武装力量和人民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和战胜一切可能出现的国防局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

众所周知,在国家统一之后,党、政府、军队共同肩负起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两大战略任务。为此,在推动国家发展并加快工业化、现代化和不断深化国际一体化的同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巩固和加强国防与安全。然而,面对世界和地区局势的持续复杂多变,以及对国家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威胁尚未完全遏制甚至有时有所加剧的风险,我党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新形势下建设和保卫祖国要求的国防方针政策。其中,国防动员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指引,旨在从早期阶段为国家做好各类资源的准备,践行“未雨绸缪”的战略方针,为应对任何国防局势做好全面动员经济和国家资源的准备。

充分发挥国防工业、国防动员在新形势下的作用(图自越南政府报)

基于2018年《国防法》和实际情况的研究,本文提出了关于国防动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解决方案,供读者共同探讨与交流。

首先,政治精神动员在国防动员中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其目的在于巩固全民对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的信心,汇聚全民合力。尤其是在当今背景下,发扬民族抗击外敌的英雄传统,提高警惕意识,认清敌对势力的本质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成为激励全党、全军和全民克服一切困难、迎接各种挑战的强大动力。在新形势下,政治精神动员要求各级部门、地方、力量及全民继续发扬顽强不屈的抗敌传统,继承民族高尚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斗争意志,以此为国防事业注入强大的政治和精神力量。特别需要重点教育和宣传动员各阶层人民保持高度警惕,认清敌对势力的阴谋和手段,从而建立高度的政治决心,全社会同心协力,愿意为保卫祖国和人民安宁的生活而付出一切牺牲和努力。这不仅是武装力量的任务,也是整个政治体系和全体人民的职责,旨在确保国家在新形势下的稳定与发展。

其次,人力动员,特别是在重点国防状态和局势中的人力动员,是国防动员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做好这一工作,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预备役军人登记和管理,合理分配预备役部队建设指标,组织编制和安排预备役军人到相关动员单位;选拔和培训预备役军官;对预备役军人及其单位进行训练、演练和战备检查;落实党务工作、政治工作以及后勤、技术和财政保障等任务。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多重影响下,人员管理、建设及动员工作需要与政策机制的创新紧密结合,确保能够以最佳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国防需求。在民兵自卫队建设中,除了对适龄公民(已完成或尚未履行兵役义务)进行登记和管理外,还应特别关注经济体系的人力资源建设,为国防任务在不同国防状态下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参与生产、维修、后勤支持、道路建设和运输等方面。

此外,人力动员,尤其是预备役部队的动员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多个层级、行业和社会生活领域,要求过程严格、科学。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每个阶段的要求进行,如发布决定和动员令;组织运输、交接预备役军人;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以及提供后勤、技术和财政保障。对于民兵自卫队,仅在局部动员或全面动员令发布、宣布紧急状态或重大灾害、疫情、国家安全严重威胁时才进行动员。经济体系中的人力动员则需依据法律规定执行,包括发布决定和动员令、集中运输和交接力量、实施政治思想教育以及提供后勤、技术和财政支持。

再次经济基础、物质和技术装备动员是国防动员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为国防动员提供综合动力和力量。因此,对后备技术装备的登记和管理在确保动员任务质量和效率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实现较高的可行性,笔者认为应从和平时期起就做好以下工作:组织和安排后备技术装备到动员单位;对装备和装备所有者进行训练、演练和动员准备检查;以及在动员中提供后勤、技术和财政保障。同时,应特别关注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国防动员工业企业。需要加强调查和选择适当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评估财力资源,制定规划和动员计划,分配动员指标;转让并维持武器装备生产和维修的生产线;登记和管理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及财力资源;开展专业培训、演练和动员准备检查;为建设经济基础的动员资源提供财务和技术保障。

在国家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工业动员需要兼顾广度和深度,重点突出。目前,应优先动员和调动民用工业企业参与生产和维修具有双重用途的产品,以满足必要时的国防需求。从长远来看,国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防工业的产能,同时按照法律规定动员部分或全部民用工业产能参与国防动员。当国防状态变化时,应将大部分民用工厂转向生产国防物资,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战争需求;补充和更换新的技术生产线,减少非必需品生产,并实施优先分配物资设备和其他生产措施以满足国防需求。还需动员各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干部和职工参与国防服务,并制定适应战时的劳动和生活制度。

另外,科学技术动员(包括建设和调动)在国防动员中至关重要,但若缺乏适当的机制和解决方案,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各种国防状态下的科学技术动员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分配动员指标,并实施技术转让、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成果的动员以服务于国防事业。同时,应做好科学技术基础的登记和管理,开展专业培训、演练和动员准备检查,并为建设这一重要动员资源提供资金保障。

与此同时,应重新组织与国防任务相关的科研领域,强化信息和数据交换机制,协调开发与维护科学技术数据库,调动科学技术人员、基础设施和装备以支持军事科研;动员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战争所需的科技项目;将国家科技潜力用于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并灵活运用合适的动员方式。

最后,各部门、行业和地方在国防状态下的组织与活动转型的核心是建立指挥和运行体系,国民经济一部分转向支持国防任务,以适应各种国防状态。在执行过程中,应贯彻并严格遵守有权机构发布的国防动员计划。其中,重点包括:根据不同国防状态和战备状态的计划扩充武装力量;组织撤离、分散和迁移人员、装备、生产设施、机构和居民;明确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在不同国防状态下的国防任务与权限;实施战时服务和分配;推动生产竞赛和节约实践;集中为武装力量提供服务;制定战时工作、生活和生产分配制度;以及在战时保障信息传递、通讯和警报的及时性与畅通性。

在世界和地区局势持续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国防动员在保卫祖国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并全面实施国防动员的各项内容,不仅有助于有效预防和应对外部威胁,也为发扬全民力量建设和保卫祖国事业中的综合力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完)

作者:国防学院副教授博士 阮龙大校

 

网友评论 (0)

我党创造和抓住机遇艺术,赢得了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
1945年8月总起义推翻了殖民封建政权,使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独立时代。这场巨大的胜利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我党创造、抓住机遇、夺取胜利的英明指导艺术是一个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