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04 月 24 日 , 星期四, 19:07 (GMT+7)

2024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日, 20:47 (GMT+7)
1969 年布坡朗-德立战役中围点灭援的艺术

布坡朗-德立战役(Bu Prăng - Đức Lập)是西原战略地区的一场小规模进攻战役。尽管保障工作非常艰巨,但由于创造性地运用了的“围点灭援”的独特艺术,此场战役已取得了极高的战斗效率,挫败了敌军在战场上利用西贡伪军取代美军的阴谋。

1969年春夏战败后,为了应对我军的作战活动,敌军沿着14号公路、 越柬边界加强防御并部署机动力量,以控制要地以及重要的交通路线,阻止并破坏我军的进攻阵势。为了实施这一计划,敌军在布坡朗-德立地区集中兵力和装备1,力图将这里变成坚固的前线以及从远保护邦美蜀(Buôn Ma Thuột)的“强硬掩护”,同时想将这里建设成为美军和伪军进行扫荡、突袭的出发基地,旨在切断我军经过西原地区支援南方战场的战略运输走廊。

西原战线的坦克参加1972年战役(资料图片)

关于我军,1969年夏季战役后,西原战线司令部(即B3战线)重点巩固并部署机动主力部队,为重要地区的作战做好准备。为挫败“扫荡”战略,粉碎敌军“迅速平定”计划,B3 战线司令部决定发起布坡朗-德立战役。虽然战役区域范围广阔、远离后方、保障工作难度大、敌军防御基地相对坚固并得到其空军、炮兵的大力支援,但以坚定的决心,运用适当的战役战法,我军已给敌人致命一击。我军消灭了敌军大量战略机动力量,摧毁了不少车辆与设施,打破了敌人的远程防御阵势,有助于挫败美国在越南的“战争越南化”战略并粉碎了美军在西原战场重建西贡伪军的阴谋。该战役已留下了许多关于战役战法艺术的宝贵经验教训,其中“围点灭援”的战法是一个突出的作战艺术。

首先,选择准确的攻击定点目标。为了有效地开展围点灭援行动,选择区域、挑选目标、运用适合我军作战能力、发挥优势的战术等问题极为重要。以“以围攻定点为消灭援军,消灭暴露敌军”的方针,战役司令部确定对防御体系内重要目标进行围攻,迫使敌人必须调动力量前来救援解封,那时我们可以发起攻击并消灭暴露敌军。因此,在战役的第一阶段,为了确保揭幕战的胜利,我军选择了卡特据点(Ka Te)作为攻击定点的目标。这是个正确的选择,体现了战役司令部的创造性思维和研究评估各方面形势的能力。因为,卡特是敌人深层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保卫布坡朗军事基地的东部门户,也是阻断从嘉义至德立的14号公路与往柬埔寨边境方向的交叉点。这是位于936号高地的步兵与炮兵的混合基地,这里也是美军为他们在作战区域的活动提供火力支援的炮兵阵地。如果卡特失守,敌人就会失去火力依靠,使他们难以进行扫荡行动或者阻止我军远程攻击。因此,这是敌军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守住的据点,如果我们攻击卡特,敌军必须立即动用救援力量。另一方面,经过研究,卡特是新组建的敌军防御基地,所以工事和阵地体系尚未坚固,布置的障碍体系存在很多漏洞,如果我军暗中突然围攻,敌人将迅速被消灭,确保揭幕战的胜利。由于正确确定了攻击目标,所以当我军的66号团进行围攻,使用炮兵摧毁卡特据点内目标时,敌方惊慌失措,动用2个空降突击营来解救,很快就陷入了我军预先准备好的阵地,损失惨重。66号团继续利用所形成的有利阵地,将步兵逼近936号高地,利用反坦克火力摧毁敌火力点,结合高射炮来控制敌军飞机,切断空中补给路线和水源。因此,高地内的敌人惊慌失措,很快就崩溃,我军完全控制了据点,战役取得了很高的战斗效率。

二是,合理部署兵力,形成综合实力致胜。面对敌方兵力、火力、机动等巨大空陆优势,为了确保每场战斗取得胜利,切断敌防御体系的重要环节,我军在每场会战、每个阶段都动用适当的兵力,发挥各单位的优势,形成综合实力致胜。

战役开始前,为了对敌军形成广泛的战斗阵势,我军动用驻扎在该地区的主力兵和当地部队进攻昆嵩(Kon Tum)、波来古(Pleiku)、邦美蜀(Buôn Ma Thuột)、富汶(Phú Bổn)等城镇;伏击营救德立基地的西贡伪军25号师运输车队;发动群众攻击嘉义市(Gia Nghĩa),摧毁14号公路沿线的战略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疑兵、引诱敌人的注意力,保证主攻方向的隐蔽性和突然性等。由此,我军打破了阵势,分散了敌人的反应,为主攻方向的力量集中攻击、消灭敌人创造了条件。

通过对敌军的侦察研究与评估,我军确定卡特基地敌军只部署了1个炮兵阵地和3个步兵连,这是从德立至嘉义14号公路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兵力规模较小、刚进入防御阶段、工事和阵地体系尚不稳固。因此,战役指挥部只动用了66号团的部分步兵,结合使用炮兵进行围攻,摧毁敌军的指挥所、工事阵地、弹药库、车辆以及装备,控制飞机,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制造“够大”的压力,引诱敌人动用力量来救援。66号团的主要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在卡特据点周围建立坚固阵地,主要歼灭暴露敌军。因此,当敌军的2个突击营空降救援时,迅速遭到66号团的7号营、8号营的攻击消灭;据点内的敌军被包围,陷入“进退两难”困境,极其混乱,仓皇逃窜并被我军追击歼灭。

在适当用兵来打挑战的同时,我军还利用兵力和装备的优势,为决战形成比敌军更有优势的阵地。因此,在此场战役的第三阶段,我军在主攻方向部署了66号团、37号特工营营、60号特工连、炮兵力量等大量兵力连续进攻,火力攻击,摧毁了布坡朗基地,重创敌军的53号特遣队,成功地进行了决定性的关键阶段,圆满结束了战役。

三是,灵活运用战术的各种形式和作战技巧。在布坡朗-德立战役中,我军始终牢牢把握形势,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战法,紧密结合适合敌军的各种目标和地形条件的作战手段,发挥各力量的作战优势,灵活变换阵势,以取得胜利。

对于各场大挑战,我军在第一阶段使用特工力量袭击并摧毁了德立北方的安全哨所,使用炮兵力量进行火力攻击,向936号高地倾泻了猛烈的火力,给敌军造成重创。利用有利战果,步兵向工事内的敌人发起进攻,对卡特据点进行了严密包围,而不是立即消灭,迫使敌军不得不动用02个突击营来解救。当敌人增援、营救、解封时,我军利用准备好的阵势和有利地形,不断地攻击站不稳脚跟的敌军空降编队,暗中伏击了那些空降兵。战役的实际情况表明,当我军对德立进行强力包围时,敌军急忙派出22号特种营前往得松北方(Đắk Song),并派出53号团1号营沿着14号公路前往救援、解封。一旦诱骗敌军按我军作战意图行事,我军66号团、28号团就以“准备好”的阵势,在敌机动编队的前后连续进行攻击并伏击,给敌机动编队造成巨大损失,促使敌军力图营救德立的意图彻底破产。

为了取得较高的作战效率,我军根据具体的每场战斗和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作战策略。在卡特据点的战斗中,我军采取了包围与火力攻击、渗透相结合的战法。因此,在连续围攻的短时间内,我军消灭敌军近200人,击落敌军飞机14架,击毁不少敌方战斗车辆与设备。在应对敌军救援的战斗中,我军采取包围、突破、渗透等战法来消灭敌人。在战役的第三个阶段,敌军的220号特遣队被我军重创,未能实现解救布坡朗的目标,当敌军派出53号特遣队来代替,又遭到我军阻止、袭击、伏击。当敌军退守布坡朗据点时,我军动用火力连续进攻,将敌军在基地内包围起来,动用特种兵深入到53号特遣指挥所,结合步兵的连续进攻和突破,我军“粉碎”了布坡朗基地,这是决定性的关键战役,成功地结束了战役。

布坡朗-德立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敌军在越柬边界的防御体系,形成了有利阵地并开辟以更大力量解放西原战略地区的可能性。从这场战役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围点灭援”的作战艺术,需要继续研究并创造性地运用到保卫祖国事业中。(完)

作者:第一陆军军官学校阮德星大校、博士

                     

1 - 敌军使用11个营(美军3个营,西贡军队8个精锐营)来保护布坡朗-德立,此外还有3个突击机动营经常驻扎在该地区。

 

 

网友评论 (0)

我党创造和抓住机遇艺术,赢得了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
1945年8月总起义推翻了殖民封建政权,使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独立时代。这场巨大的胜利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我党创造、抓住机遇、夺取胜利的英明指导艺术是一个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