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历史性的胡志明战役为高潮的1975年春季总进攻与起义中,第七军区武装力量与人民团结战斗,英勇牺牲,为实现伟大胜利作出贡献,胜利结束了民族波澜壮阔的抗美救国战争,彻底解放南方,实现祖国统一。这场伟大胜利是越南人民战争的顶峰,特别是东南部地区的人民战争高峰,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被第七军区武装力量继承并应用于当前构建坚强的全民国防,以适应新形势下保卫祖国的任务需求。
 |
5号步兵师士兵进行射击训练 |
1975年春季总进攻与起义以邦美蜀关键战的西原战役打响,开辟了南方革命战争的新战略转折点。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我党果断全力投入顺化—岘港解放战役,全面解放中部沿海地区,并取得辉煌胜利。在此期间,第七军区武装力量接连发起333号公路、2号公路与1号公路上的两场战役,完成了南方司令部交付的任务,解放了嘉雷、水葛、保平等战略 村,形成了对春禄市南北两面合围的态势。当第七军区部队从怀德—青灵战役转向2号公路战役后,第六军区部队与平顺、平绥地方部队继续进行怀德—性灵战役,彻底解放两个县,歼灭敌人重要兵力与战争工具,有效切断敌军第二区与第三区的联系,打通南中部最南端解放区与东南部的连接。
1975年3月底,第2军团与地方武装力量乘胜追击,相继解放中部多省,迫使伪军撤退至西宁、春禄、潘郎等地设立防线,以保卫南方残存领土,但这些匆忙建立的新防线并未能阻挡我军主力部队向东南部挺进的势头。4月8日,第七军区第6师编入第4军团序列,向伪军坚固防线“钢门”春禄发起进攻,为打开东进西贡方向之门;至4月21日,我军已解放春禄与龙庆省,彻底打通进军西贡的东大门。在第六军区方面,地方武装力量在第2军团主力支援下,于4月19日和4月23日先后解放平顺和平绥。在西贡—嘉定,从4月8日至20日,整个市区武装力量部署战场,占领出发阵地,做好物资准备,随时投入解放西贡战役。市区指挥部划分为南北两翼,与主力部队密切协同作战。
1975年4月26日,胡志明战役打响,第1、第2、第3、第4军团与西南兵团(232兵团)分别从北、东、西北、南、西南方向进攻西贡。第七军区第6师随第4军团从1号公路、边和市社轴线进攻,与341号师协同夺取敌方第3军团司令部、第5空军师司令部与边和机场,随后直指独立宫。第七军区第5师随232兵团向新安、守承推进,切断从边律至新安的4号公路,阻敌逃往九龙江平原。西贡—嘉定市区武装力量与主力、特工、突击队协同作战,从市郊多个方向向新山一机场、婆约、馆池、西贡高速、 Nha Be 河口等方向展开攻势。4月30日5时30分,我方各路大军同时总攻西贡,至11时30分,革命旗帜已飘扬在伪总统府顶楼,标志着胡志明战役的全面胜利,也为越南民族在胡志明时代“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可贵”伟大精神谱写了辉煌篇章,彰显了全国大团结的强大力量。
1975年春季大捷是关于构建和发挥人民战争总体力量的典范教科书,也是第七军区武装力量在当前构建坚强全民国防中的宝贵历史经验。多年来,第七军区党委与司令部深刻贯彻党的军事国防路线,尤其是第十一、十三届八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卫国战略的决议,以及中央军委、国防部的各项决议和指示,重点领导指导从广度与深度两方面构建坚强的全民国防,具体解决方案包括:
第一,针对干部党员与人民群众,加强政治教育与思想引导工作。 鉴于此项工作为前提与核心,第七军区指导各级军事机关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参谋,推进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认知、责任感与革命警觉性。充分发挥国防与安全教育委员会常设机构作用,提高国防安全知识普及教育的质量;注重宣传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使各阶层人民清晰认知国际、地区与国内局势,以及敌对势力的阴谋与手段;深入理解党的全民国防建设方针与地方国防军事任务。同时,发挥“工作队”作用,克服困难,深入基层,尤其是宗教、民族问题复杂地区、边远山区、边境海岛,加强宣传动员群众严格执行党的路线、国家政策法律与地方规章制度;不听信敌对势力与反动分子的煽动,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同时积极参与政治体系建设,推动“饮水思源”运动1,巩固“民心阵地”,增强人民对党、国家与军队的信任,挫败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一切阴谋,建设政治上稳固的地区。
二是,加强地方党委、政府与辖区各机关、企业组织及个人在落实地方国防、军事工作中的团结协作与紧密配合。为取得最佳效果,军区与各省、市党委、政府签署了关于国防工作和防备区建设的协调配合规章。九个省、市党委、政府始终一致支持第七军区党委、司令部提出的所有具有战略意义和政治—社会意义的新主张、方案和模式,如:建设边境巡逻道路;设立陆地边境常设民兵哨点;在民兵哨点与边防站、边检站附近设立居民聚居点;在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建设骨干政治力量;动员人力、渔船和民用设备参与海岛主权保卫等。近年来,军区已建设并加固63个边境常设民兵哨点,总经费逾1,200亿越盾;完成逾300公里边境巡逻道路建设,经费近20,000亿越南盾;建设并移交58个点位、722栋房屋,临近民兵哨点、边防站、边检站等,累计经费达2,160亿越南盾。地方政府尤其重视投入国防预算(仅2024年就超过5万亿越南盾);目前已规划并建设省、县级后勤—技术保障基地,总面积达31,000公顷,投资逾8000亿越盾,不仅保障国防军事任务,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夯实军区范围内的后勤—技术潜力。
三是,重视发挥少数民族同胞与宗教群众在全民国防建设中的作用。第七军区是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31.96%的地区,共有15个宗教,宗教祭祀设施近8,000处,信徒逾1,000万人。因此,军区党委、司令部始终重视通过多种有效方式发挥宗教与少数民族同胞在全民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亮点在于深入贯彻“加强亲和联系,支持、帮助少数民族与宗教同胞”的主张。截至目前,军区已协助建设1,937栋军民情义屋,经费超过1,530亿越盾;在宗教设施与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文化、体育工程166项,经费近640亿越盾。军区与地方定期举办见面会,结合为宗教神职人员、村寨长老、族长等对象补充国防安全知识。军区经济—国防团,尤其是778号经济—国防团,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建设数百栋房屋,并动员近600名游耕、游居的S’tiêng族同胞迁入平福省布嘉缅县定居点。值各大宗教节日,军区司令部及各单位、地方均组织慰问团前往祝贺,加强与宗教的联系。通过此类活动,军区武装力量与宗教之间的团结关系日益紧密,宗教神职人员积极与军区武装力量同行,动员信徒在“信仰”与“人生”之间、在弘扬宗教与保卫祖国责任之间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集中提升武装力量的整体素质与战斗力。
为使军区武装力量建设符合新形势下训练与战备任务要求,朝着“精、干、强”方向发展,军区开展建制、改制、撤销、改名、重组调整等工作,颁布军区所属单位编制编组表。目前,常备军兵力达编制数的98.36%;其中,步兵师与步兵团满编率达100%;民兵自卫队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达1.32%;预备役力量人员充足、素质良好,单位编制达100%,人员配备达99.79%。在训练方面,注重同步、深入训练,贴近地形、编制、装备与单位任务,以“干部训练”为核心;构建科学、有效训练计划,确保“3个实质”、“3个具备”与“4个就地”原则2,接到命令即可胜利应对各类情况。同时,为常设海上民兵中队制定参与海岛主权保卫任务的训练内容与课程;为地方常设民兵连提升应对政治安全事件的能力;提升边境民兵哨点、自卫队在工业区、加工区的作战效能……,以补充与发展关于防备区与民防的理论与实践。军区还认真贯彻政府与国防部关于调整预备役建设、接收指标的决定,做好预备役人员与国民经济技术设备的登记与管理工作;各单位人员编组达99.63%,专业对口率达84.86%。组织训练、演练、检查动员与战备任务完成达标。建设“强大、广泛”的民兵自卫队,数量充足,整体素质日益提升,按规定足额编组,为构建坚强的全民国防打下坚实基础。
庆祝南方解放、祖国统一50周年,是全党、全民、全军缅怀与铭记历代先辈为民族解放伟业英勇牺牲的巨大功劳的重要契机。继承与发扬这一光辉传统,当前的第七军区武装力量官兵团结一心,灵活创造地运用1975年春季大捷的经验教训,建设一支精、简、强并迈向现代化的军区武装力量,始终不愧为新时期建设坚强全民国防的核心力量,牢牢捍卫祖国的安全。(完)
作者:越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第七军区司令员阮长胜中将
1. 仅在2024年,军区组织“知恩图报”活动的经费达2510亿越南盾。军区各单位奉养越南英雄母亲286位。
2. “三个实质”,即:实质教学、实质学习、实质评价。“三个具备”,即:人员具备、装备具备、方案具备。“四个就地”,即:就地指挥、就地力量、就地设备、就地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