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09 月 15 日 , 星期日, 23:23 (GMT+7)

2017 年 02 月 26 日, 星期日, 08:56 (GMT+7)
谈1077年如月江战役中力量部署和用兵艺术

940年前,大越军民击破了30万来侵的宋军,李朝的抗宋战争告捷。此一胜利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军事艺术经验教训,其中力量部署和用兵艺术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运用的内容。

坐落在北江省陆岸县美安乡的李常杰将军庙

十一世纪70年代初,为了吞并大越,宋军再度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他们出动了10万步兵、20万运兵及水兵,共30万大军入侵我国。

按计划,1077年腊月11号,宋军兵分两路入侵我国。陆上,敌军迅速越过谅山,渗入内地,但直到1077年正月18号,宋军才抵达梂江(即如月江)北岸。在此,敌军步兵再分两路:一路由赵禼率领,在如月渡上扎营;另一路由郭逵率领,在市球扎营。盼到望穿秋水都没看到水兵,宋军步兵制造木筏,组织渡江攻打升龙,但均遭我军强烈抗拒。与此同时,李常杰将军在敌军前后组织小规模袭击,甚至正面攻击宋军军营,消耗、歼灭敌军有生力量。时机一到,李常杰便立马组织战略反击,了结战争。就这样,经过将近2个月的英勇作战,我军共歼灭敌军19万余人、战马近6000匹,迫使宋军撤出我国领土,并承认大越国的独立。李朝的胜利由诸多原因造成,但最深远、最重要的是运用了力量部署和用兵艺术。

第一,合理部署,充分发挥了各部力量的特长与优势,由远到近全面抗敌。本着“以短兵制长阵” 的方针,李常杰在各地广泛部署了力量,全面展开拦截拒敌。第一线由全国各地尤其是边境地区乡土士兵组成。这路士兵组织的持续性袭击一方面有助于主力军继续巩固连环坚固的防御阵势,随时予以敌人迎头痛击,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敌军对如月防线的进攻压力。与此同时,乡土士兵对敌军后勤兵展开的拦腰截断作战破使敌军转向长期作战,由此迅速崩溃。此外,乡土士兵还与主力军配合展开攻势和反击。与此同时,李常杰还组织了由2万将士及四百艘船只组成的强大水兵在六头随时待命,做好对如月江北岸兵力的支援与保障工作,阻拦、截断敌军纵深突击队;李计原奉命带水兵截击敌军水兵。正因如此,由杨松先带领沿着海路侵犯我国的宋军水兵被我军水兵打败,导致郭逵、赵卨的步兵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如月防线上,李常杰部署了6万大军。这道极为精锐善战的主力军由他直接指挥,其任务是抵抗、粉碎敌军的攻势,坚守如月防线,不让敌军渡江进军升龙。李常杰在如月、市球和奋洞三地部署了三支军队。在每个地方,除了步兵以外,李常杰还组建了水兵,并分成轻装小战队乘小战船在水面上巡逻,一发现敌探或渡江敌军就予以阻拦和歼灭。与此同时,李常杰还组建了机动型力量,随时与就地力量配合灭敌。李常杰展开的抓核心、把握重点的防御力量部署一方面发挥了各部力量的特长和优势,另一方面形成了从前后和两侧全方位攻敌的水陆交错的复杂阵势,逐步消耗、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使得敌军“速战速决”的军事计划遭到破产,我军反侵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第二,灵活用兵,造成超出敌军的实力,击退来侵敌军。李常杰动用乡土士兵在位置险要的重点要地进行埋伏。这支军队采用伏击战术,时常攻击敌军后头及两侧,甚至在敌军停歇、扎营之时开展袭击,打断敌军粮草援助,使宋军陷入缺粮、缺药、作战精神下降的窘境。

李朝用兵艺术的又一特色就是组织了战略反击。李常杰采用了广设疑兵、诱敌深入的策略,动用一部分力量对敌军主要进攻方向的险要之处展开侵扰。为了执行上述计划,李常杰出动了步兵、水兵等次要方向的一切力量攻击敌军主要兵力群,以便消灭一部分敌军有生力量,既能把敌军困在那里,为我军次要方向展开突然攻击、歼灭敌军次要兵力群提供便利。此战对战略反击的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李常杰不仅亲自指挥,并动用了主要方向的一切力量,还借助了后方机动型力量。如此看来,我军并未使用主要力量来应付敌军主要力量,而是动用超强的力量大举攻击敌军次要力量,以把握胜利,并将敌军主要力量推向“势穷力竭”的境地。

我军“势如破竹”,敌军则被歼过半,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机。在此背景下,我军完全可以集中力量歼灭敌军,了结战争。但李常杰以友好传统为长期卫国良策,主动派遣辩士前去“讲和”,给宋军开出活路。这种“巧妙”的了结“毋需劳累将士,避免流血牺牲,而又能保全宗庙”。

如月江战役的胜利已远去,但又留下了有关军事艺术的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其中,力量部署和用兵艺术仍保持着原先的价值,并应当继续研究和运用到当下的卫国事业中去。(完)

作者:越南军事历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杨红英大校

网友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