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随着建设强大军队、加强国防、捍卫祖国的任务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军总体任务,特别是第九军区的职责使命不断发展,任务性质更加复杂、标准要求更高。随之而来,军事、国防任务对装备和技术保障的需求显著上升。然而,当前后勤技术部门的力量编制仍在整合优化过程中,仓储体系和各级技术保障设施的综合保障能力仍存在不足,尚难以全面满足现实任务的需要。与此同时,交付管理与使用的武器装备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分布在多个地方单位,管理跨度大。多数装备服役年限较长,存在老化严重、系统不兼容、技术状态下滑等问题,且许多型号已缺乏可替换的零配件,维护保障面临严峻挑战。
 |
| 第九军区首长对301仓库的保管工作进行检查 |
面对上述现实挑战,后勤技术局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多项举措,着力提升技术工作的质量与效益,明确把这一工作作为当前紧迫任务与长远基础性建设并重的战略目标,取得了积极成效。武器、技术装备的管理、保管、保养与维修工作不断创新方式,质量显著提升;武器装备的系统配套、改进升级工作取得良好进展;装备技术状态保持在较高水平。武器装备的操作安全、劳动安全与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形成规范有序的发展格局。同时,技术研究、创新发明、技术改造等运动广泛深入开展,针对实际问题精准发力,切实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节省经费数十亿越盾,有力支撑了军事、国防任务完成,推动第九军区全民国防建设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为了取得上述成效,后勤—技术局首先切实履行参谋职责,积极向军区党委、军区司令部建言献策,协助领导全面部署、深入推进各项技术工作。重点是组织落实中央军委2022年12月20日颁布关于2030年及后续年间技术工作领导的第1656号决议,以及“有效管理开发使用武器装备,确保节俭耐用安全及交通安全”运动。为实现既定目标,局党委、局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参谋工作,强化各级党委、单位指挥员对技术工作的领导与责任落实;组织梳理、补充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与操作规程;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结合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各专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增强工作效率与管理能力。同时,局党委还提出统筹规划,从军区到基层单位统一布局仓库、修理站等技术保障体系,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按照“正规、统一、安全”的建设方向推进。武器弹药库、车库、修理站、防雷防爆、防火系统等基础设施,依照国防部颁布标准逐步建成完善,有效降低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对武器装备性能的影响。局党委、局领导班子注重指导、督导各机关、单位、地方创新技术保障模式,科学规划现有武器装备的使用与配套建设,确保与部队编制结构、防守区域建设规划、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充分动员地方财政力量,多渠道筹措经费,充实技术工作保障。因此,军区部队各类任务所需的技术装备保障到位;各项装备的保管、维护、修理、封存等工作按级分工、计划执行,全面完成并超额达标。尤其在实弹演习保障中,技术支持工作安全周密,弹药、物资的回收、处理与调配均达到“绝对安全、零差错”的标准。
明确“人”是决定性因素,局党委、局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技术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技术人员的数量配备与质量提升。后勤—技术局积极与干部、军力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科学选拔、合理使用技术干部与技术骨干力量;每年对各级技术队伍进行全面摸底、评估,为科学调整、优化编制结构与岗位配置提供依据,确保技术人员数量满足编制要求、质量符合任务需求。
 |
| 第九军区后勤技术局首长在2024年后勤-技术工作总结会议上发表讲话 |
为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在选送干部赴各大院校、军事院校深造的同时,局党委着力加强技术训练,注重将技术训练与战斗训练、防火防爆、防洪防汛等任务相结合,提升综合实战能力。在训练过程中,明确坚持“基本、切实、稳扎”的方针,统筹推进全面训练与专业训练相融合;组织开展实战背景下的培训与业务提升,推广“上级带下级、老带新”的培养机制,由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干部带教青年技术骨干和新毕业人员。同时,经常性组织专项技术培训,提升驾驶员、操作员、维修工等群体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坚持举办等级评定比武、技术竞赛等活动,持续激发学习热情。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技术干部和职工队伍逐步补充优化,克服了长期以来人员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等突出问题,技术队伍的整体能力与专业水平实现明显跃升,为完成好军事技术保障任务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为有效维持与恢复武器装备的性能状态,该局积极向军区司令部参谋建言,并指导各级技术机关着力提升装备保障与技术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其中,明确将革新保管、保养、封存等环节的方法、流程与内容作为工作重点,特别是在技术保障中引入新材料、新技术,科学合理地按规程对特种武器装备实施分类维护保养。局党委要求各级技术机关单位科学组织修理工作,按级分类保障装备的系统配套;注重提升基层单位的维修能力,强化定点修理与机动修理的有机结合,以适应战备和突发任务的实际需要。在过去五年中,军区技术部门已成功争取地方财政支持,投入数百亿越盾专项资金用于技术保障建设。由此,武器弹药库、车库、技术区等基础设施得到新建与加固,围墙、防爆掩体、哨岗、消防与防爆设备等配套齐全,完全符合标准。各类修理站、修理工厂亦得以整编重建,引进一批新型、现代化维修设备,显著提升了保养维修能力。军区技术系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生产能力,能够自行制造枪柜、弹药箱,恢复部分高技术要求的零部件与组件。在此基础上,汽车、军械等专业不仅承担本军区装备的保障任务,还被后勤—技术总局及相关专业部门指派保障驻地其他部队的装备维护工作。所有武器装备均实现分类管理、整齐存放,便于日常管理、接收、发放及保障安全;日常、每周、使用前后维护保养制度落实到位,执行严格。据此,军区武装力量始终确保武器装备仓储安全,未发生丢失、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技术装备保障及时、充足、到位,全面满足战备训练、防洪救灾、应急救援等多样化任务需求。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工作效能,该局始终高度重视指导各机关、单位及全行业积极创新,大力推进技术革新与发明创造。在局机关参谋建议基础上,军区党委、军区司令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加强对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全区技术创新工作走深走实。与此同时,局机关密切联合基层单位,深入推进科研工作,将技术创新与“有效管理开发使用武器装备,确保节俭耐用安全及交通安
全”运动紧密结合。在推进过程中,各级党委、单位指挥员注重强化教育工作,着力打造一支具有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和技术素养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全体技术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与技术改进在提升保障效能中的重大意义。因此,技术创新项目涵盖领域广泛、参与层级多样,从单位指挥员、工程师、专业助理,到日夜坚守一线的技工群体均积极参与。自2020年以来,全军区技术系统共完成科研课题与项目24项,验收技术革新、发明成果达646项,广泛应用于实战训练、装备维护与保障中。众多成果在生产、维修、保养等环节中得以常态化使用,有效节省预算开支,提升劳动效率10%至15%,极大提升了装备保障水平。尤为突出的是,军区技术局有3项创新成果在 “全军青年创新创意竞赛”中获奖,9项技术改进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实用,在实际应用中显著提升技术保障效率与效果,全面满足军区部队军事与国防建设任务的需要。
过去所取得的成果与积累的经验,正是后勤—技术部门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能的重要基础,确保军区武装力量始终胜利完成各项使命任务。完)
作者:第九军区后勤技术主任 范红胜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