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上寮战役部分歼灭了敌军的重要兵力,使得敌军的战略机动力量严重分散,有助于孤立奠边府据点群并扩大邻国老挝的解放地区范围。该战役的胜利在时间紧迫、天气极端、战场远离后方等条件下进行的进攻艺术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力量部署是典型的艺术。
当负责印度支那地区的法国远征兵总司令纳瓦尔决定将奠边府建成不可侵犯的据点群并企图吸引、“粉碎”我方主力军之后,敌军从1953年初12月初就在上寮迅速建设从北乌(Pắc U)到芒艾(Mường Ngòi)、芒科(Mường Khoa)等据点的“南欧(Nậm Hu)江防御线”,约20个连的兵力。可以说,这是敌军的一条“战略走廊”,是敌军的应急措施,以便保护上寮和奠边府,保护上寮和奠边府免受孤立,为在据点群的敌军需要时可以撤到琅勃拉邦(Luông Pha Băng)创造一个连环性阵势和一个“安全后方”。了解敌军加强在奠边“盆地”的防御力度之后,奠边府战役指挥部党委和司令部决定将“速战速决”方针转为“稳扎稳打”方针。为了对敌军进行疑兵活动,使敌人产生错误的判断,更多地歼灭敌军兵力,迫使他们陷入战略机动力量分散之境,同时为我方参加奠边府沾一点各个力量按照新作战方针做好准备提供有利条件,我军决定开展攻击上寮战役。以“自立自强、紧迫准备”、主动把握敌情、及时调整、补充作战决心等为方针,我军对敌军予以致命的攻击。虽然作战时间短,规模小,但是该战役的胜利具有战略性意义并在战役作战艺术方面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其中包括力量部署艺术在内。
第一,参加战役的力量调动符合于战场实情。1954年上寮战役中,我方仅仅调动308号大团(308号师旧称)和西北军区的148号团与老挝巴特寮(Pa-thét)部队协调配合,甚至,为了让战役及时进行,前方总司令部指示308号大团:“动用兵力的多少取决于本单位的供给能力,只要能确保完成任务,保持力量不消耗,受到命令可立即返回即可”。该决定明显体现对当时战场实情的灵活性、把握性。因为在侦察过程中我军发现“南欧江防御线”的各个据点部署轻率,远离敌军后方,防备松懈,没有造成连环性的坚固阵势,如果我军秘密包围,突然进攻,此地的防御力量会迅速遭到歼灭、崩溃。评估我军情况时,总司令部认为,308号大团是主力军成立较早的一个单位,大战役中的作战经验丰富,尤其是1953年上寮战役中的作战经验,所以在最短时间内以高度的作战效益胜任。且此段时期,我军为奠边府战役集中各个主力大团的兵力,如果调动大量兵力参加上寮战役,那么攻击奠边府据点群的力量将会大幅下降,因为在作战过程中各单位的兵力、器材将会部分消耗。届时,返回单位时我军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巩固、补充士兵、武器、装备。如果对奠边府战役的准备时间延长了,敌军将会有条件巩固、加强力量并主动反击,破坏我军的进攻阵势,使得情况复杂化,可能错过开枪的良机。另一方面,1954年上寮战役只在南欧、芒科、风沙里、芒赛等地区进行,与1953年上寮战役相较,此战役范围更小,目标更少,只有结合并为奠边府战役的作战方针新变化创造阵势和实力的意义。因此,我军只动用稍微超过大团的兵力,是战役党委、司令部在作战过程中的最佳选择,体现着其敏捷、灵活思维,确保贴近战场实践、达到高效等要求。
为了加强进攻力度,确保制胜,我方与老挝协调配合,调动老挝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一起参战。这就是熟悉地形、把握敌情的就地力量,所以大大提高进攻能力以及协助并及时解决我军各单位从远方机动来准备、开展作战行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所以,因为按照战场演变对兵力做出灵活、适合的部署,我军一方面部署善战、精锐力量,确保制胜的可能性大,破坏敌军在南欧江的防御线,同时,有效创造阵势和实力,尤其是为“稳扎稳打”方针的筹划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在决战的奠边府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
第二,有效动用侦查力量把握实情。接受攻击在上寮的敌人这一任务时,我军各单位要面对一些困难,如准备时间紧迫,作战组织要尽快做好准备并进行高度的保密,作战地区偏远,作战地形险阻,侦查力量有限等。因此,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提高把握敌情能力,以便制定快速、正确、贴近实际的作战计划,迅速破坏敌军的防御线。解决上述困难时,我方灵活采用许多举措,有效发挥各个力量的能力,以便进行侦查把握敌情、地形情况,尤其是动用308号大团的侦查力量。为了确保308号大团顺利进攻,我军派遣司令部的侦查一连对敌军在芒科的力量进行侦查,同时发扬主动精神,各个单位边行军边把握敌情和地形情况,同时也要攻击敌人。此外,该战役彻底利用上级的侦查情报,主动配合老挝的就地力量巴特寮部队把握实情。因此,再和你短时间内,我方把握了敌军在南欧江防御线的力量组织、部署、开展及工事、阵地、障碍的性质,作战过程不断把握情况,尤其是早日发觉敌军从芒科及附近据点撤到嫩薄(Nậm Bạc)据点的意图。由于情报的及时和准确,战役司令部有坚固的依据做出贴近实际的正确作战决心,及时转化阵势,不断追击歼灭并粉碎敌军的每一个兵力单位,完成被交付的任务。如此看来,虽然准备时间紧迫,要穿越险阻的地形并在极端的天气、远离后方等条件下投送力量,但是由于我军在侦查力量使用方面的主动性、灵活性、有效性,308号大团及各个单位一直保持进攻主动权,及时且灵活处理作战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不断迫使敌军陷入被动之境,进而很快被歼灭。这也是发挥就地侦查力量的优势及各个单位在筹备、开展进攻行动过程中的积极性的特色之一。
第三,在攻击撤退敌军的阵势转化过程中灵活、及时地调整力量。敌军的初始意图是防御并坚守南欧江防御线,同奠边府据点群形成相互作用的阵势,但是当发现308号大团机动投送到上寮、逼近各个据点时,敌军惊慌从芒科和附近据点撤到南欧。发觉敌情状况有所变化,虽然情境早日发生,但是战役司令部迅速抓好机会,从攻击防御之敌的作战方案改为追击撤退之敌,及时调整力量,灵活转化阵势,为此战役取得彻底胜利做出贡献。使用追击力量的特色就是积极性,主动克服困难,连续攻击,不等待上级的命令,不等待力量充足,任何单位一碰到敌军就开展攻击行动,后来的单位与前来的单位协调配合并予以协助,大力打击敌军的恐慌精神,进而取得胜利。与此同时,追击过程中各个单位彻底利用地形的优势灵活开展力量转化阵势,典型的是动用精、简力量机动拦截敌军,为后面的各个单位赶上撤退的敌人队形提供有力条件,前后协调作战,粉碎敌军的每一份兵力。
战役实践表明,追击撤退之敌的命令发布之后,308号大团迅速形成两个方面军并攻击向芒赛、芒外(Mường Ngòi)方向撤退的敌军,大团的军事情报力量以便于机动的简便装备迅速寻找路径走在前面与老挝巴特寮地方部队配合占据有价值的地形,形成坚固的“拦截站”,迅速拦住撤退的敌军队形。依靠优势的拦截阵势,诸如261号连、79号营等后来的主力军迅速形成攻击方面军,紧密配合作战,彻底歼灭正处于混乱情况的敌军。由于灵活、合理的力量部署,308号大团拥有足够能力追击敌人,连续攻击,在长达200多公里的作战路上前后相互配合、弥补并达到作战的高效。那就是力量部署艺术中的特色,以便及时转化阵势,有助于在短时间内破坏敌军的南欧防御线,逼近琅勃拉邦,迫使敌军急忙增添兵力、器材,使得他们的战略机动主力军强烈分散化。
1954年上寮战役的胜利有助于为奠边府阵地落实“稳扎稳打”方针创造阵势、实力,最终取得“煊赫五洲、震动地球”的胜利。从此战役中吸取的力量部署艺术之特色在当前捍卫祖国事业中需要继续研究并创新运用。(完)
作者:二号陆军军官学校 陈令安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