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是在世界政治和安全形势瞬息万变、难以预测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提出了许多关系当前全球安全的议题,表明世界正处于由单极秩序向多极秩序加速转变的进程。
 |
泽连斯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会见了美国副总统JD 万斯。图自AP/vietnamplus.vn |
多极世界
面对2024年和2025年初地区和世界局势的波动,特别是俄乌冲突、中东战乱以及特朗普总统上任后美国立场和政策的变化,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2025年2月14日至16日举行)作出如下评估:世界政治和安全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世界时代提出许多当代问题,如:哪个国家将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扮演“一极”的角色,哪个国家有潜力成为“新一极”,多极世界秩序将会是什么样子,规则是什么,多极世界比单极世界秩序更加公正、平等和稳定还是更加不稳定、不平等?
会议中心报告指出,以美国为主导的“基于规则的秩序”或单极世界秩序已不复存在,特别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始第二任期(2025年1月20日)之后,世界正在进入多极世界秩序时代。报告认为,世界秩序多极化的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1)西方国家缺乏团结,缺乏领导力,内部受到极右翼和民粹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 (2)美国与其欧洲盟友之间的冲突开始加剧。这一点在美国副总统詹姆斯戴维万斯公开批评欧洲国家在民主、人权和言论自由等领域明显体现,并指责这个旧大陆丧失了基本价值观。他甚至宣称,欧洲面临的威胁不是来自俄罗斯或中国,而是来自欧洲大陆内部; (3)美国——作为单极世界秩序中占据一极地位的国家,私利至上,大有扩张领土的倾向;(4)中国主张建立多极世界秩序,拥有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可以聚集力量并吸引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竞争;(5)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躲在美国“安全保护伞”下的欧洲,将被迫将国防预算提高到GDP的5%来确保自身安全;(6)印度、日本、南非、巴西等新兴“极”积极抓住机遇,实现增长;(7)世界多极化必然导致社会极化,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冲突加剧,军备竞赛加剧,在解决气候变化、打击跨国犯罪、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上缺乏合作。然而,目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和俄罗斯采取“和平”态度的举动相当明确;同时,将更多的安全责任转移给北约盟国,表明多极世界秩序可以朝着和平的方向形成,避免战争和冲突。
俄乌冲突解决前景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进行了90分钟的通话(这是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的首次通话);其中双方提及诸多问题,特别是解决俄乌冲突的途径,与会代表对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相关内容给予了特别关注,比如:美俄就解决俄乌冲突的协议内容,乌克兰是否会像美国防长曾经宣称的那样承认被俄罗斯吞并的四块领土,乌克兰与欧洲能否参与谈判以达成结束冲突的协议,达成结束冲突的协议后谁来保障乌克兰的安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峰会上会见美国副总统万斯后表示,他不会接受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和平协议。德国国防部长称,不能要求欧洲执行该协议,欧洲不可能在不参加谈判的情况下承担起保障乌克兰安全的责任。其他多位领导人也警告称,如果美国只寻求达成和平协议,而放弃冲突后的责任,欧洲和美国都将被削弱,并在印太地区面临更大挑战。
达成和平协议或停火后如何保护乌克兰是峰会讨论的议题之一。丹麦首相认为,最简单、最便宜、最快捷的办法就是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不过,美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在会上发言时表示,乌克兰和平协议将很难达成,因为仍然存在很多非常不同的意见;和平协议达成后,若俄罗斯违反协议,乌克兰将立即加入北约。会上不少意见表示,仅仅从军事上保护乌克兰是不够的,还必须从经济上做到,必须团结起来,把乌克兰建设成经济强大的国家,使之成为欧洲的堡垒。与此同时,即将出任下任德国总理的德国基督教民主党主席弗雷德里克·梅尔茨则表示,欧洲必须以强势地位进行谈判,而德国凭借其特殊的地缘战略和地缘经济地位,已做好准备承担起欧洲大陆的领导角色。可见,与会各国对于解决俄乌冲突依然没有形成共同声音,因此据专家预测,近期内,这场持续3年的冲突将很难结束。
美国与亚洲盟友的关系
与会亚洲领导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乌克兰的行为表示担忧,并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是否仍然是亚洲盟友的可靠伙伴,日本和韩国是否应该在安全方面自给自足?不过,韩国外交部长认为,韩美同盟仍然牢固,首尔既可以加强与华盛顿的联盟,也可以改善与北京的关系;对于韩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中美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日本防卫大臣则称,美国处理乌克兰问题的方式将对其亚洲盟友产生直接影响。
北约副秘书长表示,亚洲和欧洲的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北约也将不是直接关注亚洲,而是通过该地区的伙伴国家来参与其中。对于东海问题,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表示,中国在亚洲推行门罗主义,就像19世纪初美国在美洲实行的一样;该地区国家担心,当中国变得足够强大时,会将亚洲视为自己的“后院”。当前,中国一边向域外大国展示实力,一边温和地安抚邻国,但专家表示,北京不太可能同时实现这一双重目标。
欧洲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202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热议的问题是世界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中大西洋两岸关系疏远且严重裂痕。对于欧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因为欧洲大陆必须全面重新评估其战略环境以及新时代的安全、外交和防务政策的方向。欧洲领导人必须让其公民理解新时代的挑战并支持其政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会上警告欧洲国家,与美国的关系可能破裂,欧盟必须自力更生,保护自己。他呼吁欧洲建立自己的军队,包括乌克兰军队,因为这是欧洲大陆上唯一一支拥有战场经验的军队,也是当今最精锐、最现代化的军队,每年可生产150万架无人机。捷克总统彼得·帕维尔认为,美国脱欧是欧洲大陆走向成熟的契机,欧洲大陆可以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确保自身的安全。与此同时,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警告称,欧洲必须“醒悟”,认识到欧洲大陆不是处于战争状态,而是不再和平。波罗的海底战略基础设施突然且反复失效并非巧合,而是一种新的战争形式。
专家认为,欧洲领导人在此次会议上的表态表明,对下一步该做什么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欧盟正面临命运的十字路口。在美欧观点分歧较大,尤其是特朗普总统开始第二任期、中俄同盟关系日益加强的背景下,旧大陆需要做出战略调整,既要加强国防实力,又要灵活运用外交手段,维护自身利益,维持国际地位。
世界需要2.0雅尔塔协议
《雅尔塔协定》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苏联、美国和英国领导人于1945年2月签署的,旨在建立战后世界秩序,通常被称为“雅尔塔秩序”。苏联解体后,“雅尔塔秩序”也随之瓦解,美国自以为建立了单极世界秩序,独霸世界。但自从俄罗斯恢复大国地位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宣称不接受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秩序,并提议召开联合国安理会大国峰会,讨论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研究人员将此次会议称为“雅尔塔2.0”。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当时接受了这一提议。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此次会议无法举行。目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张在俄乌冲突结束后与俄罗斯实现关系正常化,并提出召开雅尔塔2.0会议的倡议,供各方探讨建立多极世界秩序。(完)
作者:黎世母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