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能发生的保卫祖国战争中,无人机(UAV)因其多用途、多任务处理、作战方式多样且作战效率高,极有可能被敌方广泛用于空袭行动。因此,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反无人机措施,对于以防空炮兵为核心的各个力量而言,这是一项紧迫且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
| 附图:防空兵部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图自人民军报) |
无人机的诞生标志着军事科技实现了一次突破性发展。无人机在生产成本、改进、升级、多用途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成果,尤其是人工智能和新材料技术的广泛应用,无人机的发展呈现出跨越式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正日益小型化、结构紧凑、现代化、隐蔽性强,难以被探测与拦截,能够突破防空体系,并在突袭打击中具有出其不意的突然性。同时,无人机具有多功能、多任务处理能力(可作为雷达诱饵,也可执行指挥控制、通信信息处理、火力打击等任务),从而在对空作战领域催生出新型、具有挑战性且难以应对的作战方式与手段。通过越南解放战争的历史实践及近年来世界冲突的演变和现代战争作战类型的理论发展的研究可以肯定:在未来的卫国战争中,无人机将成为敌人广泛且大量使用的武器装备之一,其手段呈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进而成为防空力量,特别是防空炮兵的重要且危险的作战对象之一。本文提出了在卫国战争的新作战条件下加强防空炮兵反无人机能力的若干措施。
第一,要加强实践总结,促进反无人机理论研究发展。防空炮兵并非首次应对和打击无人机,但面对近年来世界各地冲突中无人机呈现出多样化、快速且日益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续航时间长、飞行高度高、超小型、具备垂直起降能力、集成人工智能、采用蜂群战术及自杀式攻击等),因此迫切要求开展反无人机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据此,要加大对专门研究的投入,深入分析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技战术特性、作战手段,以及其对防空炮兵作战带来的挑战与威胁。在此基础上,应确定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使用的时机、方向和规模,预测可能出现的作战情景,提出相应的作战方式和组织使用方案,科学部署兵力,充分发挥各级防空炮兵部队的武器、装备与技术手段的效能,并使之适应不同地理条件和环境特点。研究结果要经过严格的评价和检验,将此具体化并纳入防空炮的训练、培训与实兵演习计划。从此,不断提高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反无人机的实效,并为在新作展条件下发展对空作战理论、完善人民防空反无人机阵势做出贡献。
第二,要提高防空炮兵部队反无人机的训练与演习质量。使之符合作战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这是提高防空炮兵各单位的作战能力和效果的重要措施。这一举措应在和平时期常态化开展,以确保干部、战士和各单位在战争时期具备必要的作战技能与实战能力。据此,应重点开展无人机外观特征和飞行特性的识别训练,开展对单目标与密集编队目标的射击训练,提高在各类条件下分析、评估与处置情况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夜间与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作战训练,并强化各种作战类型中保护重要目标时的反无人机训练。各类演习需要提出更高、更实质的要求,包括战术演习、一级或两级机关指挥演习。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演习类型或旨在实现何种目标,想定中的敌军力量构想必须具有灵活性,并符合敌军无人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应优先应用模拟与虚拟战场等技术。针对每一作战情景,要在继承以往战争的作战经验和艺术、并结合当前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灵活的防空炮兵使用方案。要注重开展与防区内三军防空力量的联合作战演习,在探测、预警、通报、警戒等环节实现协同,并配合实施压制、反击与歼灭无人机的作战行动。
第三,要组织力量、部署作战队形,合理使用火力并灵活运用各类战术与作战方式,旨在消灭敌方无人机。作为作战效能高的飞行器,先进的无人机常呈小型化,善于低空飞行且机动性强,因此仅依赖雷达的传统预警与侦察体系存在漏检风险。而为了摧毁无人机,首先要及时发现它们,迅速发出预警与通报,指示火力单位锁定目标并予以打击。因此,在力量组织与使用中,防空侦查系统被视为防空炮兵力量抵御突袭、避免错失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据此,防空侦察系统需要由雷达、电子侦察、目视观察、阵地侦察和指挥所侦查等手段有机结合,形成互联互通的连环“侦察网”,不仅能更早发现目标并发出预警,而且还为精确射击决策争取时间。为了提高侦察效率,需要在关键高点、要道与主攻方向布置侦查站台,重视目视观察以弥补雷达在极低空的盲区。同时,要加强对观察站侦察员的训练,使其掌握无人机的外形和飞行特征,以便及时识别并迅速发出预警。
在组织上,防空炮兵部队对抗无人机通常以营级或多营级的火力群开展作战行动。应纵深部署兵力,构建由远至近、多层次的火力系统,形成兼顾深度与宽度、具有高覆盖重叠系数的合理火力区。部署可分散,但火力必须集中,确保保持交织且持续的火力。同时,应灵活机动地调整阵势,以争取战术主动,既提高打击效能,又尽量减少己方损失。鉴于无人机通常为小型或微型目标,需要采取集中火力,以提高弹幕密度,从而实现有效歼灭。据此,要灵活组织火力,精准选择射击时机和距离。尤其是,因为各种防空炮的有效射程一般在6000米以内,若近距离才发现目标将严重影响射击时机和射击时间(射击时间短暂),因此指挥员必须在指挥上做到灵活果断,结合集中指挥和分散指挥,以最大限度缩短操作时间,发现目标时要及时指挥射击分队从远离火力区域开展射击行动,以便延长射击时间,增加射击弹量,提高射击效率。
第四,要做好保障工作。防空炮兵部队配备的武器装备射速高、射程与高度受限、具有快速反应和较强机动性,这对通信、后勤、技术、机动等保障工作提出极高的要求。为此,防空炮兵部队要积极主动做好准备工作,并与各相关力量紧密配合,建立稳固、持续、广泛的通信系统,以保持指挥的持续性。
建设灵活的阵地系统,每个炮兵连应至少建立两至三个与主机动路线和预备机动路线相衔接的阵地,同时建设坚固的作战工事与防空洞,以在遭受打击时尽量减少损失。要将弹药库、武器、牵引车、燃油与粮食等保障物资分散部署于多个区域,确保后勤与技术保障不中断,配备合适的牵引车、运输工具和流动维修系统,以保持炮兵的灵活机动和正常运行。与此同时,除了作为主要反无人机武器之外,防空炮阵地本身也成为无人机攻击的重点目标。
因此,在开火时尽量降低阵地的电磁与热辐射的同时,防空炮兵部队还要特别重视将战术措施与技术手段紧密结合,以防范高技术武器的探测与打击,要做好阵地的伪装与保密工作,布置假阵地与疑兵阵地以迷惑敌军,同时充分利用复杂的地形与天气条件,组织兵力分散部署和保持持续机动。
在无人机日益现代化、空袭方式和手段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开展反无人机作战行动,对防空炮兵提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为了圆满完成任务,防空炮兵各单位要持续研究,勇于创新,找出行之有效的反无人机作战方式,紧密组织训练,建立稳固阵势,做好保障工作,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维持值班执勤制度,及时发现、果断处置并有效击毁入侵空袭的无人机,为坚决维护祖国领空安全和主权做出贡献。(完)
作者:防空空军学院阮福海大校、博士和梅俊英大校、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