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31 日 , 星期五, 10:48 (GMT+7)

2025 年 06 月 27 日, 星期五, 08:40 (GMT+7)
论战略防御作战中炮兵火力组织打击敌战略空降

打击敌战略空降,是战略防御作战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主要地面火力力量参与打击敌战略空降,科学合理地组织炮兵火力,最大限度发挥炮兵的威力和作战效能,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滨海炮兵团第一分队进行训练

在未来的保卫祖国战争(若发生)中,敌军可能在进攻之初或进攻过程中实施战略空降,企图快速夺取战略目标。敌实施战略空降的兵力规模可能从若干个旅至一个师甚至更大,视作战实际情况及空降区域而定。为打败敌战略空降兵力,我军将动用战略机动兵力与地方驻军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战役行动与战斗打击,其中炮兵作为主要地面火力力量,承担直接作战与火力支援的双重任务。

参与打击敌战略空降的有战略预备炮兵火箭旅,军区、军团、师属炮兵旅、团,海军所属火箭炮兵单位及省市防备区内的炮兵力量。在火力需求大、兵力有限的条件下,既要科学组织力量,合理分配任务,发挥各级炮兵的整体火力优势,又必须高度重视炮兵火力的科学、有效组织,这是炮兵使用艺术的核心内容。

组织炮兵火力打击敌军战略空降,可根据战略指挥意图,独立或联合诸兵种协同作战,主要包括:对敌机动集结场的火力支援,对空降区域的火力打击,对敌空降后展开进攻的火力阻击,应对突发情况的火力处置,以及终结空降战斗的火力支援。然而,敌战略空降作战兵力庞大、空间广阔、情况复杂、时间紧迫,因此炮兵火力的组织必须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本文重点探讨在空降地域内组织火力打击、敌军完成空降后机动进攻目标的火力阻止,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炮兵火力使用问题。

一、在空降地域组织火力打击

敌实施战略空降,目的在于实现其战略图谋,因此所选空降地域通常位于我方纵深,是具备作战、战略价值的地形区域,便于接近关键战略目标。凭借现代化空降装备,敌军可灵活掌控空降时间、地点与方式,具有一定突然性。但为了实现战略空降,敌必须组织侦察、选择空降场、实施火力清场及实地空投等行动。我军则在高度发展的人民战争体系下,自和平时期即着手筹划防御作战部署,具备一定的预测和提前发现敌空降行动的能力。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敌方一旦空降,将面临我方地方力量的反击、包围与牵制,甚至被迫在我预设区域空投,从而遭受有效打击与歼灭。

为支援打击敌在空降地域的兵力,炮兵火力任务繁重,而我军火力资源有限。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火力效能,有效杀伤敌军有生力量与作战装备,炮兵指挥员与作战机关必须统一火力规划,科学分配任务,合理安排打击时机,确保不遗漏重要目标。其中,“先发制人”的火力打击是炮兵作战的典型特征,依托炮兵机动灵活的优势,实施突然猛烈的火力打击,以打乱敌军空降部署,重创其初始兵力,破坏其编组与作战企图。最佳打击时机通常是在敌空降完成约三分之二或完成空投但尚未稳定建制、未建立牢固阵地之际。为提高作战效能,炮兵指挥员应充分利用防备区内地方炮兵力量,结合部分机动自行火炮、战役战术火箭部队,集中火力对敌空降区域实施快速连续打击,注意利用各型火炮优势,避免过早暴露意图,减少自身伤亡。

在先发打击基础上,炮兵应迅速转入对我军机动部队实施火力支援阶段。这一阶段是打击敌空降作战中最困难也最关键的阶段,决定战斗成败。因此,需整合战略炮兵与地方炮兵火力,对空降地域敌军实施压制性打击,摧毁其火力点、有生力量与指挥设施。为提高打击效果,可采用快速射击与均速射击相结合的方法,炮兵在射击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我步兵、坦克的行动,及时调整火力配系。待步坦部队部署完成,炮兵需组织短促火力准备,破坏敌方工事、杀伤其有生力量,压制其火力点与各级指挥所,为步兵和坦克实施冲击扫清障碍。通常短促火力准备时间为3至5分钟,需灵活运用速射与均速结合方式,提升打击效能。随后,炮兵火力需迅速转向纵深及侧翼目标,为步坦部队扩大战果提供火力支援。随着战斗推进,将有更多新目标出现,炮兵应集中火力压制敌军火力阵地、旅师指挥所、密集兵力与火器部署区域,利用战役、战术级炮兵支援步兵继续进攻,在空降地域彻底歼灭敌军。

二、火力支援打击敌军机动进攻目标

在敌军成功实施空降后,将迅速整合兵力,稳固队形,以图发起对我重要目标的进攻。打击敌军机动进攻目标是一项极为复杂艰巨的作战任务,因其准备时间短促,敌军又有空军、导弹、炮兵等强大火力支援,伴随广泛的电子战手段。因此,战略级炮兵主官、指挥机构及各级炮兵部队,必须准确掌握敌情、我情及地形特征,结合各级指挥意图,科学组织炮兵火力,合理分布于各个方向、阶段与任务中。

其中,炮兵主管机关应指导地方防备区炮兵部队、战役作战单位炮兵力量迅速展开支援作战,及时实施火力阻止,迫使敌军按照我方作战意图在不利地形区域暂时停滞。当情况需要时,可动用一部分战略级炮兵进行火力增援,为我合成兵种部队机动部署创造条件。主要打击目标为敌军队形前后部的有生力量与机动装备,迫使敌军队形中断、混乱,在不利地形形成密集打击目标。此时,炮兵应灵活运用多种射击方式,如:阻击射击、行军中打击、集中突击射击,以猛烈的连续火力压制敌火力阵地、指挥所,消灭敌军有生力量、坦克、装甲车辆及其他机动装备。

当我合成兵种部队部署完毕、准备就绪后,炮兵应迅速组织一轮持续5至7分钟的短促火力准备,杀伤敌军在各进攻方向的部队。紧接短促火力准备,应组织“冲锋支援火力”,继续对各方向前沿与侧翼的敌军实施重创,为步兵与坦克部队发展攻击提供有利条件。此阶段,可集中使用绝大多数直属炮兵,压制、摧毁敌军旅、师级火力阵地及指挥所,以及其他相关目标;战役炮兵与随同各方向进攻的炮兵根据作战任务进行火力支援,主要打击敌军临时防御之有生力量、火力点、反击部队、炮兵阵地及各级指挥所。可灵活采用集中火力打击、单独目标打击等方式,对敌固定目标实施打击,并对敌机动反击部队、溃逃部队实施阻击射击。

三、组织火力支援应对突发情况

敌军具备高机动能力,借助现代化航空器材与周密的疑兵行动,可能在我军预设区域之外实施战略空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方必须迅速调整作战意图与作战计划,及时指导各作战力量修正打击方案。凭借火力和火器的高机动性,炮兵成为应对敌战略空降突发情况的关键打击力量。为有效完成任务,炮兵主官与指挥机关必须灵活、创新地调整部署态势与火力任务配置。可优先使用地方驻军炮兵、主力部队炮兵,在射程允许范围内迅速对敌空降场实施先发火力打击;同时指导调整部分直属炮兵单位与有关部队阵地,组织火力支援我合成兵种部队,展开对敌非预期空降的反击作战。

若敌战略空降部队遭受重创,面临被歼灭的危险,将可能收缩兵力,组织撤离。此时,我方必须果断抓住战机,加快进攻速度,逼近敌军,限制其建立防线,防止其利用火力掩护撤离队形。同时,迅速组织炮兵火力追击敌军。若敌军通过直升机撤离,我军应立即组织炮火压制其起降区域;若敌军通过陆路撤退,则应迅速组织阻击火力,集中打击敌军队形,压制其火力阵地,破坏其遏制我行动的能力。由于打击撤退之敌的战机极其短暂,各级炮兵部队必须果断快速地对敌军队形实施猛烈密集射击,以争取时机、提高打击效果,最大限度杀伤敌军。

科学、合理、灵活而高效地组织炮兵火力,是战略防御作战中打击敌战略空降任务完成情况的关键所在。这是炮兵作战艺术中高度动态的发展内容,需要不断研究、补充与完善理论与实践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未来战争之需求。(完)

作者:炮兵兵种裴玉宣大校

TAG

炮兵,作战,

网友评论 (0)

我党创造和抓住机遇艺术,赢得了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
1945年8月总起义推翻了殖民封建政权,使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独立时代。这场巨大的胜利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我党创造、抓住机遇、夺取胜利的英明指导艺术是一个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