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31 日 , 星期五, 17:26 (GMT+7)

2025 年 05 月 27 日, 星期二, 23:59 (GMT+7)
红河三角洲生物圈保护区概况

位于北部湾沿海地区南部、分布在多条河口(如:底河、红河和太平江)之上,红河三角洲生物圈保护区1总面积超过105,558公顷,其中包括66,256公顷的沿海陆地和39,302公顷的海域,覆盖太平省的太瑞、钱海县,南定省的交水、义兴县以及宁平省的金山县等25个乡。

红河三角洲生物圈保护区春水国家公园

这是一个沿海生物圈保护区,拥有两个核心区:春水国家公园和钱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4,167公顷。核心区的管理目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限制人为活动。核心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红树林和河口沿岸滩涂的保护紧密相关。与内陆保护区不同,该生物圈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常年面临水产资源过度捕捞与开发的压力,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还扰乱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缓冲区面积为36,849公顷,是核心区的外围区域,可开展经济、科研、教育和休闲娱乐等活动,但不得影响核心区的保护目标。红河三角洲生物圈保护区的缓冲区分布在上述五个县域内。缓冲区的边界从海堤向外延伸至退潮时最低滩涂处。所有恢复和新植的红树林、养蛤区域以及沿海堤脚的水产养殖池塘均位于缓冲区内。这一地区对来自核心区及其他地区的候鸟觅食与栖息具有重要意义。缓冲区由相关机构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旨在在发展经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与保护红树林(既发挥防护作用,又增加渔业资源)之间实现协调统一。

过渡区面积为54,541公顷,又称可持续发展区。这是科学家、管理人员和当地居民开展合作的区域,以促进经济、旅游、服务等发展的同时,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红河三角洲生物圈保护区的过渡区亦分布在上述五个县的行政辖区内,其边界依据沿海堤岸的乡级行政区划确定。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研究成果,红河三角洲生物圈保护区拥有约200种鸟类,其中近60种为候鸟,超过50种为水鸟,包括多种被列入《世界红皮书》的珍稀物种,如:黑脸琵鹭、勺嘴鹬、北方白鹳等。此外,该保护区还拥有数千公顷的红树林、潮间带沼泽湿地、海岸和河口滩涂。这里的红树林被誉为“绿色长城”,在防御风暴与海水侵袭、保护海堤与居民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这里也是多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栖息地,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栖息着约500种水生动植物与海草,其中不乏高经济价值的物种,如:虾、蟹、海鱼、文蛤、蚌、蚶、真鲷等。

此外,红河三角洲生物圈保护区还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海滨休闲旅游的巨大潜力,已成为众多国内外科研考察、参观学习团体的重要目的地。(完)

责任编辑:范平

1.红河三角洲生物圈保护区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网友评论 (0)

我党创造和抓住机遇艺术,赢得了1945年八月革命胜利
1945年8月总起义推翻了殖民封建政权,使我国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独立时代。这场巨大的胜利是由许多不同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我党创造、抓住机遇、夺取胜利的英明指导艺术是一个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