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于2014年8月已发布了新版《防卫白皮书》。自1970年起,这是日本政府颁布的第四十部《防卫白皮书》。此防卫文件的主要内容已体现日本有关在地区安全环境正存在着众多不稳定的背景下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的观点。
日本2014年版《防卫白皮书》分为四大部分:围绕日本的安全保障环境、日本的安全保障和防卫政策、保卫日本的措施、发挥防卫力量能力的基础。
 |
日本安倍晋三首相视察防卫力量 |
一、关于围绕日本的安全保障环境
《防卫白皮书》提起:围绕日本的安全保障环境越来越严峻。那是日本周围依然存在包括领土问题和统一问题在内的不透明和不确定的因素。日本认为,关于领土和主权、经济权益等问题,既非平常又非异常的事态有增加的倾向。该事态之所以明显突出是因为日本周边国家的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和增强与其军事活动等频繁化的倾向。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最近的动态被视为日本敲响警钟的主要原因,此问题已体现在本年《防卫白皮书》里。2013年11月,中国政府已单方发布关于划设东中国海(East China Sea)防空识别区(ADIZ)的声明,其覆盖由日方管理但中方却声称拥有主权并起名为钓鱼岛的无人居住的尖阁列岛(Senkaku)。白皮书表态,此一问题是非常危险的,且意在强调:中国的动态有可能招致不测事态,导致“无法估量的后果”。
白皮书也对中国军费的大幅增加(比过去十年增加了4倍)深表忧虑。仅2014年财政年度,中国的国防经费开支达8,082亿人民币(折合约129,000亿日元),同比增加了12%。而日本2014年财政年度的国防经费开支仅为47,800亿日元(2013年财政年度为46,800亿日元)。白皮书还提到,中国按照关于海上军事冲突的假设,继续使军事设备现代化;其中于2020年初下水第一艘国产航母并大量增加新式轻型战舰。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首提“灰色地带事态”。那就是连日本海岸警卫队及日本海警难以妥善处理的地区情况,虽然这些情况尚未达到一场全力以赴的战争水平。该灰色地带事态是“不触及武力攻击”,而意味着谈到中国以获得经济权益而图谋改变现状,使出现各种潜在根苗,诱发灰色地带事态的冲突。白皮书对此灰色地带的事态很可能在未来加剧表示忧虑。
之所以确定中国是最忧虑的是因为中方在海上和空中采取“危险行动”,尤其是想方设法在日本附近海域采取控制权的同时,白皮书也将朝鲜和俄国列入使得围绕日本的安保环境“日益危险”因素的名单。白皮书警告朝鲜的弹道导弹与核项目是造成严重的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同时也留意到,东京正关注俄国对乌克兰局势的干预。据日本, 俄国最近动态显示了莫斯科在地区有增加军事活动的表示。
据日本一些防务官员,该国2014年版《防卫白皮书》只公告中国对地区安全保障环境的行动的事实并声言日本不是对中国单方划设该防空识别区深表忧虑的唯一国家,而美国乃至国际社会也声言表示了忧虑,是因为这种做法十分危险的并不正当地侵害公海上空飞行自由这一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尤其是,此一举措引起事态的升级并容易导致不稳定,威胁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二、关于日本的安全保障和防卫政策
这一部分提出了日本的安保和防卫的基本思路。大意是:一个强大的日本不仅对国际社会的经济具有引领作用,而且在地区安全领域内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同时正如国际社会所期待地实施强有力的领导。白皮书还提到日本的各项防卫政策,含提出新安全保障法制完善的基本方针;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机制; 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新防卫计划大纲(未来十年防卫政策);新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14年至2019年);防卫力量整备;防卫相关经费等。
三、关于保卫日本的措施
白皮书提出三项主要内容,(1). 有效抑止和应对措施;(2). 强化日美安全保障体制;(3). 推进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保障合作和对话。据此,为了有效抑止各种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白皮书谈到自卫队 (SDF) 对以下各问题的行动:确保周边海空域的安全;岛屿防卫;在网络空间的应对措施;应对弹道导弹等的攻击;应对各种灾害等;应对在外日本人等的运输。
关于强化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白皮书肯定,该安全保障体制不仅是日本的安全保障支柱,而且还是日美同盟的支柱,为日本,也为亚太地区,进而为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发挥功能。因此,在当前的地区安全保障环境背景下,日本认为美国应维持现状并强化华盛顿对亚太地区的存在感。日本也确定,日美同盟的强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变得重要。其中,日美同盟将强化日美联合训练以及对各种挑战的威慑力及应对力。白皮书也确定,驻日美军的驻扎在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中起着核心作用,是日美对亚太地区事务的深入干预。
与此同时,东京认为,推进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保障合作和对话是符合日本积极和平主义的观点,同时与包括日美同盟在内的各国形成合作与交流的多层次网络。推进合作和对话的内容包括打击海盗的措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措施;参加国际紧急救援行动的措施;军控和裁军的措施。
四、关于发挥防卫力量能力的基础
与2013年版《防卫白皮书》相比较,该部分是全新内容。据此,日本将集中提高国产的防卫装备品生产能力;强化研究开发;与外国加强防卫生产合作。另外,白皮书也肯定,日本将提高采购防卫装备品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实行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在维持并强化防卫生产和技术基础的努力下实行军品民用相结合。关于防卫力量的人力,白皮书也说明,日本将进一步招募和录用防卫省和自卫队的人员;同时做好日常的教育训练;提出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的政策;加强防卫省和自卫队与地区社会和国民的关系。
与往常一样,日本2014年版《防卫白皮书》已遭受了一些国家的反应,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中国国防部已指责日本蓄意渲染中国军队导致的威胁,为其调整军事安全政策制造借口。中国各安全分析家认为,日本此次的防卫文件是安倍(Abe) 政权谋求将日本转变成为一个地区的军事强国的重要标志。中国还宣称,如果东京不承认尖阁列岛/钓鱼岛的主权存在争议,且日本首相安倍仍去参拜靖国神社 (Yasukuni Shrine) 的话,则不举行中日双边峰会。
然而,本年11月08日在北京日本外相岸田文雄 (Kishida Fumio) 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促进双边合作达成共识的时候,日中关系确实有所降温。此前,中日双方就妥善处理双边关系发表四点原则共识。据此共识,双方一致恢复有关政治、外交、安全和经济等方面的高层谈判。双方也承认对尖阁列岛/钓鱼岛的主权存在不同观点,但双方将采取措施恢复互信并缓解紧张局势。如果说中日关系在不久的将来会完全“解冻”则为时尚早,但国际舆论认为,中日关系有所降温是两国继续为各自的权益,进而为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而合作的良好条件。何时以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的行为解决争议,地区安全何时还埋伏着诱发冲突和战争的根苗。依国际法进行谈判解决争端是中日两国乃至对主权及领土发生争议的当事国的最好方式。(完)
作者:德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