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04 月 24 日 , 星期四, 18:42 (GMT+7)

2025 年 01 月 07 日, 星期二, 09:04 (GMT+7)
盘点2024年世界十大突出军事与国防事件

2024年,全球局势复杂多变,充满不可预测因素;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日益激烈;军事冲突加剧并蔓延到多个地区……使得本已动荡的全球与区域安全局势更加不稳。为了全面了解全球安全“全景图”,《全民国防杂志》汇总并向读者介绍2024年世界十大突出军事与国防事件。

附图(图自俄罗斯国防部)

1. 俄乌冲突升级到新阶段

在乌克兰东部战场交战正酣(俄罗斯略占上风)之际,2024年8月6日,乌克兰军队突然进攻并占领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大面积区域,将冲突推向新的高度。同时,美国和西方被认为已“开绿灯”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精确武器对俄境内深处发动袭击。作为回应,俄罗斯首次向乌克兰第聂伯罗市发射了最新型Oreshnik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特别是,美国即将卸任的拜登政府紧急援助基辅大量远程精确进攻性武器和先进防空系统。这不仅使俄乌冲突局势更加复杂难测,还将俄罗斯与美国及北约成员国的关系推向“全面对抗”的危险边缘。

2. 中东冲突加剧,区域扩散风险增加

2024年,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在性质和强度上进一步升级;以军基本控制了战场局势,并在2024年9月底空袭黎巴嫩领土,随后于10月1日对黎巴嫩南部进行“有限”地面作战,摧毁了真主党在该国的多处军事设施。同时,随着以色列刺杀多名亲伊朗代理武装高级领导人,伊朗与以色列关系持续紧张,甚至双方展开报复性进攻,战争扩散至整个地区的风险增加。然而,2024年11月27日,在美国和法国的提议下,以色列与真主党达成停火协议。尽管这一突破性举措为结束跨境冲突铺平了道路,但由于各方缺乏真正的善意,协议依然脆弱,随时可能破裂。

3. 俄罗斯通过新版核学说

2024年11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批准2024年新版核学说。新学说增加了第五种情形,即:“莫斯科可在获得‘可靠情报’确认对方正在大规模部署飞机、发射导弹或无人机等攻击性飞行器,针对俄罗斯领土或越过俄罗斯及其盟友白俄罗斯边界时,使用核武器。”新学说还明确指出:任何反俄军事联盟成员国的攻击行为都将被视为整个联盟的攻击行为等。新版核学说通过之际,俄罗斯与美国及北约关系正处于“冷战后最差”状态,引发国际舆论高度担忧。这一举措旨在加强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利益及领土主权保护,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可能引发大国间的核武器竞赛,威胁全球安全。

4. 欧盟首次发布国防工业战略

2024年3月5日,欧盟首次发布国防工业战略,旨在将国防工业转入战时状态。这是欧盟从应对俄乌冲突的初步紧急反应转向提升国防工业长期准备能力的努力之一。为了增强防御能力,欧盟18个成员国签署了一份意向书,聚焦于共同分摊研发防御系统的成本。据欧洲防务局(EDA)的报告显示,成员国决心提升国防能力,2024年军费开支较2021年增长30%,预计投资达到3260亿欧元,相当于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1.9%。这一数据反映了欧洲大陆增强安全的坚定承诺,但也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诸多担忧。

5. 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爆发

2024年,朝鲜半岛局势因朝韩双方加强军事威慑而恶化。特别是,2024年10月17日,朝鲜决定修订宪法,正式放弃统一朝鲜半岛的目标,并将韩国视为“敌对国家”;同时切断所有通往韩国的公路和铁路。韩国则宣布全面中止韩朝军事协议;加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并逐步机制化核威慑能力。据国际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朝韩关系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对话,双方更可能将局势维持在“升温但不致冲突”的状态。

6. 红海安全受到威胁

红海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通道之一,在2024年成为一系列攻击事件的中心,主要由也门的胡塞武装发动。这些袭击不仅针对货运船只,严重影响全球供应链,还威胁到区域和国际安全。面对这一威胁,美国、英国及一些盟国联合发动了对胡塞武装在也门目标的空袭行动,旨在遏制并消灭这一组织。据国际安全专家分析,若要完全阻止胡塞武装发动攻击,美国及其盟友的空袭行动可能需要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同时需结合其他多种手段。

7. 全球恐怖威胁拉响警报

2024年初(1月4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宣布对1月3日在伊朗东南部克尔曼市一场仪式上的两起爆炸负责,该事件造成100多人死亡,近300人受伤。随后,3月22日,伊斯兰国在莫斯科郊区发动枪击和燃烧弹袭击,导致145人死亡,551人受伤。袭击者穿着伪装服装,向莫斯科西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Crocus City Hall剧院参加演出的群众开火。这是俄罗斯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之一。同年,伊斯兰国的分支组织还在其他国家发动了多起恐怖袭击,包括土耳其、巴基斯坦、莫桑比克、阿富汗、尼日利亚、阿曼等。
根据全球恐怖主义指数(GTI)的最新统计,2024年的恐怖主义致死人数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新高。在中东及全球多个地区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安全专家警告称,未来恐怖主义威胁将在事件数量和严重程度上持续增加。

8.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倒台

经过一周多的激烈交战,2024年12月8日,由“解放沙姆阵线”(Hayat Tahrir al-Sham, HTS)领导的叛军宣布解放首都大马士革,正式宣告叙利亚阿萨德家族政权的终结。国际分析人士指出,过度依赖外部援助、军队士气低落和作战能力涣散是阿萨德政权迅速倒台的主要原因。国际军事专家认为,叙利亚局势的快速变化已根本改变该地区的地缘战略格局,并对该地区多方冲突与战争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9. 瑞典加入北约

2024年3月7日,瑞典正式加入北约,成为第32个成员国,结束了长达200多年的中立状态。作为北约成员,瑞典需履行联盟规定的条款,同时也可“受益于北约的集体防御保障”。根据《北约条约》第五条:“对一个成员国的攻击被视为对整个联盟的攻击”。北约领导人称赞瑞典加入是“历史性里程碑”,并表示相信瑞典武装力量的能力和顶级的国防工业将增强北约的实力,同时确保瑞典自身和整个联盟的安全。继2023年芬兰加入北约后,瑞典的加入——这两个数百年来保持中立并与俄罗斯共享1340公里边界的国家——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担忧。

10. 全球大规模军演此起彼伏

2024年,北约举办了多场大规模军事演习,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坚定卫士”演习(Steadfast Defender),约9万名士兵和1100辆战斗车辆参演,演习从2024年1月底持续至5月底;以及“波罗的海行动2024”(Baltops 2024),于6月4日至6月22日在波罗的海举行,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军演习,50艘军舰、45架战斗机、约9000人参演,其中包括来自21个成员国的4000名军人。
美国同样在2024年与盟友和伙伴举行了多场大规模联合演习,特别是首次在AUKUS框架下举行的美英澳联合军演。此外,美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也联合韩国、日本举办了多场演习,旨在提高应对区域挑战的协调能力。除了美国和北约,中国也在2024年举行了多场大规模军演,其中包括军兵种联合演习,显示出对对手的“强大威慑力”。俄罗斯也举行了多场大规模军演,特别是2024年5月21日至6月底举行的俄白战术核武联合军演,旨在“维持战术核武部队的战备能力”。随后,俄罗斯还举办了战略海军演习“海洋-2024”,覆盖太平洋、北冰洋、地中海、里海和波罗的海多个区域,共有400多艘舰艇、约120架飞机和超过9万人参加;中国派遣4艘军舰和15架飞机参与其中。据俄罗斯总统普京介绍,这次战略演习的目的是评估俄海军与空军的战备能力,并检验俄军在联合作战中的协同能力。

 

网友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