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是理论家、思想家、实践者,对保护、发展马克思学说、缔造世界上第一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伟大功绩。他留下极为丰硕、颇有价值的遗产,成为人类在共创自由、平等、幸福、美好的大同世界、社会进程中的共同财富。此遗产正在继续照耀每个国家革命道路及人类当今时代的进步。列宁的百世流芳贡献之一就是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的深远影响和地位。
|
列宁在1919年3月共产国际大会上发表讲话 |
1. 列宁保护、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便引导帝国主义阶段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的行动
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不可觉悟革命作用、路径、方法,也不能完成自己在消除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以压迫、剥削、不公平为主的资产阶级等斗争过程中的历史使命,以便建设劳动人民的平等、自由、幸福生活。反之,如果没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就不能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活动概括为真正科学的理论系统,满足了理论和实践的要求,标志着工人阶级的斗争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折点。在革命理论渗透并引领工人阶级之后,典型的无产阶级革命——巴黎公社于1871年爆发。虽然这一革命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这是标志着独立政治斗争的事件,实现推翻资本主义、缔造人类历史上第一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公社的目标。他们俩继续总结实践,以发展理论,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正确方向做出引导,更加彻底实施革命原理,以便达到预期目标。可惜的是,当马克思和恩格斯去世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因第二国际组织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垄断而陷入低潮阶段。
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事业,列宁认识到先锋理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以及一个党内的重要作用:“没有革命理论就没有革命运动……,某党只有在一个理论先锋引导下才能完成其先锋战士作用”。他的奇才在于创造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在新历史条件下保护并创建马克思学说(被称为列宁主义,后来被尊为马列主义)。这是创造力量的思想武器,以便对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并获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高潮时期的灵魂,以便现实化运动在帝国主义时代的辉煌的历史使命和目标。同时,为新型政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政治、思想、组织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方面对每个国家的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领导活动起着指南作用,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形成新国际组织的重要条件。
2. 列宁是坚强的共产主义者,参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消除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影响的斗争
列宁他把握运动的发展规律,若想扩大运动规模,必须对第二国际以及苏联内不同形式的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做出坚决的斗争。列宁在《机会主义及第二国际的破产》书中揭露社会沙文主义的本质,这是完整的机会主义,是与“资产阶级和总参谋部”的公开、粗暴“联盟”,该联盟企图传播阶级合作,放弃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同时,列宁狠狠批判中间主义认可并辩护社会沙文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背叛,中间派的社会沙文主义与社会沙文主义的机会主义的不同表现于达到共同目的的措施。他指出,与路面的机会主义相比之下,考茨基(Kautsky)派的政策,一个中间派的政策对工人阶级的危害多百倍。列宁揭露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本质、来历,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在新阶段的政治、思想、组织、实施正确目标等方面达成一致打下重要基础。
3.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社会主义国家模式创建及革命道路构建方面的伟大领袖
除了理论活动以外,列宁也是伟大的组织者、实践者,早日觉悟革命,领导大学生的革命组织,快速找到改变俄国的革命之路,积极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工人运动之中,为俄国工人阶级的新型政党建设做好筹备工作。1895年,他出面把圣彼得堡的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各组织合并成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联合会”,1900年,该组织成立名为“火花”报社,以便传播党的纲领并教育工人对机会主义作出斗争,使得民主社会里的人在思想上达到统一。筹备多年以后,1903年7月,俄国工人阶级的新型政党得以成立。
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理,使之符合于俄国的实情,领导1917年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创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辟新时代。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唤醒并鼓励世界革命运动,凝聚共同抗击资本主义的各族人民的团结,标志着马列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制胜,为马克思学说更加强烈渗透世界各国和其他民族开辟新的路线。同时,将从理论的科学社会主义变成现实的科学社会主义,并是新构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的新国际组织的有利条件。
4. 列宁对足以领导新时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的强大国际组织起着构建、指导作用
第二国际组织的崩溃使得工人运动处于低潮,组织遭到分裂,再也没有统一的组织指导世界革命运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主义者早日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既要对第二国际组织内的叛徒进行抗击斗争,又要准备充分条件,塑造各个共产党的共识,争取他们的支持,进而成立共产国际组织(或称第三国际)。第三国际经过七届大会,二十年的存在时间不算是长久,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巨大的成就。其中确定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原则、策略、战略问题,集合力量以掀起社会主义建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工人阶级的斗争运动等三个革命主流,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扩展到整个世界范围的冲力。
就在第三国际诞生之后,列宁特别强调其重要历史意义和地位:“在于它开始实现马克思最伟大的口号,即总结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在一个世纪的迈步,表现为一个概念:无产阶级的专政”。第三国际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斗争及为了和平、民主、社会主义的斗争中起着突出的作用。同时,保护马列主义,反对机会主义者的篡改,完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运动及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保持并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旗帜,同时给人民群众普及此理论。以马列理论思想为共产主义党员培训的基础,这些理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领导人培训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历史以成千上万的事件经历过风风雨雨。但是,虽然一百多年已经过去,但列宁对共产国际的成立及运行的重要作用仍然被看做人类在二十世纪漫长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共产国际不愧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参谋部”。对于人类,共产国际不愧为阻挡战争危机、维护和平的一堵城墙。
5. 列宁聚集了革命力量,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以便共同抗击敌人——帝国主义
如果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战略口号:“所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团结起来”,那么列宁进一步发展并补充“受压迫的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的无产阶级要团结起来”。这是世界无产阶级的战略意义的口号,因为不仅公开宣布其国际性质,而且还是引领各国工人阶级在阶级斗争中的意志、行动的旗帜,以便抵抗资产阶级的压迫、奴役制度。列宁在领导革命及参加共产国际大会头几届活动过程中积极参加编写关于民族问题提纲,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在共产国际第二届大会上得以通过。他要求各个共产党、国际组织必须协助受压迫的各个民族,将工人阶级的斗争运动与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抵抗帝国主义的统一阵线。同时,协助殖民地国家、民族的共产主义战士将马列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广泛传播,进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成立许多共产党。出席共产国际大会的各个共产党、组织从1919年第一届的三十个增加到1935年第二届的七十五个。可以说,世界上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巨大胜利以及三个革命主流摧毁旧殖民制度并二十世纪形成社会主义体系。这离不开列宁的伟大功绩。
由于主观、客观原因,当前阶段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暂时处于低潮。但是,列宁他留下的遗产永是引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超越困难并向往新高潮的明亮灯塔。未来时间内,对这些运动提出的核心问题在于每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必须继续贯彻并运用好列宁的遗产,核心内容具体包括:
第一,每个国家的共产党及工人要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自我成长。因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的核心是每个政党通过确定正确的革命路线和方法大力实现强大的发展,将本国的历史使命现实化。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的世界历史使命做出贡献。如此,每个国家的共产党及工人要经常重视做好党建工作,每个党员要与人民群众唇齿相依,是工人阶级的最高领导组织、参谋部、领袖。
第二,每个国家的共产党及工人阶级要根据本国的实情忠诚、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原理,进而制定正确的领导路线。世界上的进步人民群众一致认为,自从诞生以来,马列主义仍然是革命性、科学性的学说,没有比其更为进步、能够取代它的其他学说。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引导是总体上的革命原理,而世界和每个国家的历史条件日新月异。因此,每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必是一个主体,建立既能保护、运用,又能创造性发展马列主义的阵线,使之符合于本国国情,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第三,每个国家的共产党及工人阶级要聚集革命力量,妥善且协调处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与本国的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问题。坚决对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进行斗争,觉悟民主社会主义者但不得把他们推到敌对势力一方。当共产党处于执政党地位时必须考虑到劳动人民的正当利益,防止腐败行为,塑造并做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力量与时代力量的紧密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定向的革新道路,积极交流、学习借鉴,以便做到经济社会发展、捍卫祖国两项任务兼顾。
第四,各个共产党及工人阶级经常要对降低列宁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的贡献和地位观点做出斗争。他们认为“因为遵从马列主义,十月革命遭‘早产’、失败,只有历史意义而没有时代意义”。这只是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论述之一,试图彻底否定列宁在领导包括俄国革命在内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的理论、实践方面的巨大贡献和地位。从越南共产党的领导过程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客观运动趋向来看,我们深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在未来时间内将会复苏并转到高潮阶段,是促进全世界范围的许多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力量。(完)
作者:国防部政治学院校长、副教授、博士阮文暴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