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04 月 24 日 , 星期四, 15:17 (GMT+7)

2025 年 02 月 10 日, 星期一, 07:53 (GMT+7)
叙利亚的政治地震及其对地区和全球安全的影响

在中东,叙利亚被视为多个国家尤其是大国之间地缘政治竞争的核心。因此,阿萨德总统政府的迅速垮台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对地区和全球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俄乌冲突仍未结束、中东战局日趋复杂的背景下,2024年11月27日,叙利亚反对派以“沙姆解放组织”(Hayat Tahrir al-Sham)为核心力量,突然对叙利亚政府控制区发动大规模攻击。经过十余天的战斗,该组织领导人穆罕默德·朱拉尼(Muhammad al-Julani)宣布,阿萨德总统政权已倒台。然而,反对派并未立即接管政府机构,而是等待总理穆罕默德·加齐·贾拉利(Muhammad Ghazi Al-Jalali)正式和平移交权力给过渡政府。阿萨德政权的垮台被视为一场政治地震,不仅令整个地区和世界震惊,也标志着一个政权的终结,使大国间的地缘政治竞争进入新的转折点。

反对派势力完全控制了大马士革(图自Getty)

阿萨德政府垮台的原因

尽管阿萨德政府曾成功抵御“阿拉伯之春”政治动荡,并在2011年至2017年成功打击恐怖主义,但却在短时间内被反对派击垮。研究人士认为,这一崩溃有多种主客观原因。

主观因素方面,尽管在2017年,在俄罗斯、伊朗和真主党(Hezbollah)的帮助下,叙利亚政府击败了恐怖主义势力,但阿萨德政府仅控制全国约65%的领土,并且未能推动与反对派力量(包括“沙姆解放组织”、叙利亚国民军、叙利亚民主力量等)的和解谈判,以建立联合政府,落实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此外,阿萨德总统在必要的政治改革方面行动迟缓,未能将反对派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也未能组建一个涵盖叙利亚所有政治党派和宗教团体的政府。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困难,叙利亚政府未能有效建设军队,使得叙利亚军队缺乏战斗动力,最终在反对派的攻势下迅速瓦解。

客观因素方面,研究人士指出,阿萨德政权的倒台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美国长期以来的战略目标就是推翻阿萨德政权早在2001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W. Bush)上台后便提出“大中东计划”,其中叙利亚是关键目标。美方计划通过军事干预“推进民主”,进而控制从阿富汗到中亚、巴尔干、北非和中东的地缘政治带,并最终掌控整个欧亚大陆。然而,该战略因美国在阿富汗(2001年)和伊拉克(2003年)发动战争而受挫。2009年,奥巴马总统调整策略,减少直接军事干预,转而依靠“软实力”影响中东局势。2011年,美国策动了“阿拉伯之春”,导致多个北非和中东国家政权迅速垮台。利比亚战争(由北约主导)直接导致卡扎菲政府倒台。此后,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公开表示,利比亚的命运将是叙利亚的未来。研究人士普遍认为,美国一直试图通过“阿拉伯之春”模式推翻阿萨德政权,以在大马士革扶植一个符合华盛顿利益的新政府。因此,自2011年以来,美国及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实施严厉制裁,意图压垮其经济。此外,美军仍以“反恐”为名在叙利亚驻军,以维持对该国的影响力。

第二,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的影响力下降。2017年后,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地缘政治形势变化,两国的影响力有所削弱。俄罗斯因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而分散精力,而伊朗支持的真主党(Hezbollah)和哈马斯(Hamas)等武装组织因与以色列的长期冲突而实力受损。因此,在反对派发起进攻时,俄罗斯仅能依靠驻扎在赫梅米姆(Hmeimim)空军基地的一支小规模空军力量支援叙利亚政府军。

第三,叙利亚成为美国牵制俄罗斯的“第二战场”。 在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美国及乌克兰希望通过加剧叙利亚局势,迫使俄罗斯分散军力,从而削弱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攻势。因此,美国及乌克兰向“沙姆解放组织”提供了武器和其他支持,以推翻阿萨德政权。

对地区与世界安全的影响

阿萨德总统政权的迅速垮台被视为一场政治地震,对地区和全球安全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它直接影响了反恐战争。自2015年9月30日开始在叙利亚展开反恐行动以来,俄罗斯已进行了约9.2万次空袭,摧毁了9.6万个恐怖主义目标,其中包括5.3万个恐怖组织、970个训练营、6769个武器弹药库以及184个石油开采基地等。2017年12月6日,莫斯科宣布,叙利亚的恐怖势力基本被消灭。自此,叙利亚军队在俄罗斯、伊朗和真主党的帮助下,继续清剿恐怖分子残余势力,迫使他们撤退到叙利亚西北部的伊德利卜大本营。

然而,在这场政变后,恐怖活动可能会更加复杂化,因为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大幅削弱。为了适应新的地缘政治形势,俄罗斯愿意与叙利亚的反对派势力进行对话,包括曾被莫斯科视为恐怖组织的“沙姆解放组织”(Hayat Tahrir al-Sham)。另一方面,“沙姆解放组织”也调整了对俄罗斯的立场。其领导人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Abu Mohammed al-Julani)表示,叙利亚新政府愿意与俄罗斯建立关系,只要俄方展现出推进双边关系的诚意。作为回应,2024年12月1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决议,将“沙姆解放组织”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剔除。目前,俄罗斯与该组织正在讨论确保俄国外交使团、俄罗斯公民安全及继续保留俄罗斯在叙利亚的两个军事基地的问题。

对于美国而言,除了继续与“沙姆解放组织”和其他武装力量保持联系外,华盛顿还加强了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据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约翰·费纳(John Feiner)称,在阿萨德政府垮台后,美军将继续驻留叙利亚,以“打击恐怖主义”。许多研究人士认为,美国希望长期驻扎叙利亚的真正目的是削弱俄罗斯、伊朗和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或者说是破坏“俄中伊”战略三角。此前,俄罗斯和中国都与伊朗签署了为期20年的战略伙伴协议。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阿萨德政府倒台后,地区安全局势可能会变得更加不稳定,因为土耳其已开始执行其长期政策,即清除安卡拉一直将其视为“恐怖组织”的盘踞在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与此同时,以色列——美国在中东的亲密盟友,一直支持推翻阿萨德政权并实施“大中东计划”——立即出兵占领戈兰高地,以实现对该地区的永久控制,并迈向建立“大以色列”的目标。截至2024年12月10日,以色列军队已发动空袭约350次,摧毁了大量叙利亚国防工业设施、防空系统及武器装备,以防这些军事资源落入与基地组织(Al-Qaeda)有关的极端组织手中。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还表示,特拉维夫政府愿意与叙利亚新政府建立稳定关系,前提是对方拒绝伊朗的影响,并不允许伊朗向真主党运送武器。

国际舆论认为,阿萨德政府的垮台不仅打破了一个重要的战略环节,而且对整个“抵抗轴心”,尤其是伊朗,构成了巨大损失。对于德黑兰而言,现在它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并且不得不撤回驻叙利亚的武装力量和公民,因为没有任何组织能够保障他们的安全。在一次面对全国民众的讲话中,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Ali Khamenei)强调,美国和以色列早已制定计划推翻阿萨德政权,并暗示土耳其在这场叙利亚政变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伊朗正努力与大马士革的新政府达成协议。伊朗官员表示,他们愿意与叙利亚反对派进行谈判,如果对方尊重伊朗的基本立场,并且不允许以色列扩大其军事行动。此前,伊朗一家电视台报道称,伊朗已将“沙姆解放组织”重新定义为“准军事部队”,而不再将其称为“恐怖组织”。

研究人士指出,在阿萨德统治下,叙利亚国家体制建立在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思想基础之上,这一点从其国名“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即可见一斑。叙利亚也是库尔德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及多个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在“沙姆解放组织”掌权后,可能会尝试建立一个伊斯兰共和国,以适应各族群的利益。目前,该组织仍维持着阿萨德时期的政府体系,逐步推进新政权的构建。然而,在多个地区和国际政治势力的博弈下,叙利亚要实现长期稳定和发展仍需很长时间。国际社会普遍希望,无论未来叙利亚处于何种体制之下,无论受到何种政治势力的影响,该国的政治危机都能尽快结束,让叙利亚人民重归和平、稳定,并实现全面发展。(完)

作者:垂杨、武庄

 

网友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