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建设干部乃至军队干部的战略主张,后勤学院不断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综合能力强、能在国际环境工作的后勤干部队伍,满足与国际步入正轨和建设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现代化军队的要求。
第十二届越共中央委员会于2018年5月19日颁布关于集中建设各级干部队伍,特别是战略级干部质足够、能力强、声望高、能够满足任务要求的各级干部,特别是战略级干部队伍的26-NQ/TW号决议,确定到2030,20-30%的军队领导人和指挥军官将有能力在国际环境中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并在贯彻中央军委2019年2月11日关于建设能在新情况下满足任务要求的军事干部队伍,尤其是战役和战略级干部的109-NQ/QUTW号决议的基础上,近年来后勤学院在推动教育培训创新、提高军队后勤人力资源素质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方案,满足军队建设和国际接轨的要求。这体现在培训内容、计划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上,其中以现代化、融合化、规格建设为方向;接入现代科技成果,推动学院教育培训数字化转型。与一些国家军队在后勤方面的协调、交流、学习、经验分享、科学研讨会和对话的组织得以加强。为丰富国防外事活动作出贡献,为干部和战士在国际环境下的素质和工作技能培养和提高工作积累经验。
除了取得的成果外,培养具有国际环境工作能力的后勤干部目标的实现还存在局限性。通过国防外事活动与外军学习、训练、交流知识的条件不多。后勤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些标准尚未达到或难以评估,特别是组织实施任务技能和外语能力。培训内容和计划虽然有很多创新,但不定期更新;有一些与后勤任务相关的内容没有跟上发展。
未来几年,在大力融入国际的背景下,建军卫国任务将有新的发展,对训练、培训、建设具有高质量、在国际环境中工作能力的干部队伍,尤其是后勤干部提出了迫切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学院继续深入领会并严格执行中央军委2022年12月20日关于创新教育训练以满足新情况下建军任务的第1657-NQ/QUTW号决议;其中重点做好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一是,加强领导指导实施对具有在国际环境工作能力的后勤干部的培训工作中取得突破。全院各级党委注重为各组织和力量进行深入贯彻和教育中央军委和国防部的决议和指示,尤其是军队党部代表大会第十一次的决议、109-NQ/QUTW 号决议、1657-NQ/QUTW 号决议以及建设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更新对军队各级干部的培训流程和计划以满足新情况下任务和要求等项目。在此基础上,各级党委、指战员、职能机构和干部队伍,特别是主持干部以高度政治决心发挥好其领导和管理作用与能力,落实好提高干部培训质量的主张和办法。实施过程中需要确定并落实好“以标准化和现代化为方向进行后勤干部培训模式、目标、内容和计划的更新”;有创造力地运用于本学院的条件与环境以提高后勤干部队伍的训练、演练和培训质量,满足当前国际工作环境的要求、职责和任务。
二是,继续从传授知识向全面提升学员的能力和素质、切合实际等方向转变以更新培训内容和方法。据此,学院注重沿着科学性、基础性、实用性、综合性、现代化方向构建后勤干部培养流程和方案,为做好后勤干部培训任务,确保学问满足岗位需求。特别是重点修改内容,缩短理论课时间,增加学生见习、实践时间,……保证教育层次与发展教育培训要求之间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坚决克服各级教育尤其是团师级后勤干部培训内容重复的情况。特别瞩目的是本学院主动将军事国防路线、国际融入工作等新议题、单位的后勤实践以高质量的培训计划纳入培训内容。同时,不断创新教学、学习和考试方式,根据每个对象和学分进行评价;实施学历、军事科学与后勤专业知识传授适配岗位的要求;提升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三是,创新和提高教育管理成效和效率;重点提高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素质。学院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日益提高、能够参谋、指导、引导做好教育培训任务的教育管理机构。推动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在数字化转型和行政改革中的应用,提高学院行政管理、训练和培训组织的效果。创新考试、考核和评估的形式和方法,实行实教、实学、实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防治教育培训中的成绩病;规范化条件,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能力。以骨干队伍建设与党委和顶级科学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的方向,着力抓好队伍规划和建设;制定各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队伍的引进、筛选和补充计划,确保其持续、扎实发展;根据每个人的奋斗目标实施人员规划和使用。同时,注重资源多元化;灵活运用并严格执行筛选、培训、培养干部的措施;积极规范化讲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队伍;创造鼓励干部自学、锻炼、提高各方面素质、满足越来越高的任务要求的条件。
四是,加强国际融合活动,结合制定和实施后勤干部在国际环境中工作的标准。在深入贯彻中央军委2013年12月31日关于2020年及以后几年国际融入和国防外交的806-NQ/QUTW号决议的基础上,学院积极制定计划并组织干部和教师代表团与世界多个国家的军队互相学习、研究、召开科学研讨会和交流经验。同时,主动研究出台干部和教师参加出国工作组的考核标准制度。标准体系保证了干部和教师的政治本领、知识、技能、文化特别是外语水平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性。指导各机关、单位在各级领导班子决议中明确选拔标准,并结合各集体和个人的任务与责任的落实情况;组织对干部和教师在国际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后的绩效结果进行评价。对于外语,学院专门进行研究、调查和调整目标并补充方案,以适应教学、学习的现实以及对干部和教师在国际环境中工作的需求。其中,专业院系教师必须取得5.0以上的国际英语证书雅思;教授外语的教师必须符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C1标准或越南外语框架的5/6级标准;后勤军官培训的学员100%达到英语标准3/6级,每年1% - 2%拥有5.0以上的雅思;战术和战役级后勤军官培训的学生100%达到英语标准2/6级;后勤硕士生英语水平100%达到3/6级。至于博士生,100%必须拥有正规外语大学培训机构的大学学位或雅思5.5分或同等以上的国际证书。
五是,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加大训练设施设备投资建设、管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学院有效实施培训和科研设备深度投入计划,确保同步、一致、优质、高效。动员预算资金,对直接服务于训练管理、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的设施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如:训练管理中心、操场、训练场、专业教室、实验室以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施的广泛使用。加快落实已批准的投资项目;补充和完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装备系统;建设同步现代化的仿真中心;继续实施电子图书馆工程、教材和文献数字化、军队数据传输网络共享数据库建设等项目,以不断提高新时期学院教育培训质量。
培养一支适应国际环境的后勤人才队伍,既是当前紧迫的任务,又是长期的根本性任务,后勤学院努力把这项任务办好,不愧为军队领先的后勤军官培训中心,切实为后勤事业以及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现代化军队的建设作出贡献。(完)
作者:后勤学院院长潘松山少将、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