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是我党和军队文化思想战线的重要领域和锋利的武器。75年来,人民军队出版社始终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不愧为中央军委、国防部军事专业出版机构、总政治局直接指导的全军出版中心。本出版社的各项活动有效地服务于我党与军队的政治军事任务,与官兵同行并提高官兵的军事知识水平,为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逐步现代化的军队作出了贡献。
1950年7月11日,胡志明主席签发了关于组建国家军队总司令部与越南民兵的121/SL号敕令。该敕令的第三条规定,卫国军出版社是总政治局在卫国军和游击出版社合并的基础上组建的首批直属机构之一。
 |
| 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首长见证人民军队出版社与军队工业电信集团合作协议签约 |
1951年越共二大后,确定改名为人民军队出版社,这名称符合于国家军队与民兵组织——越南人民军队的新传统名称。根据人民军队出版社历代干部职工的愿望,1999年9月18日,总政治局主任签发580/QĐ-CT号决定,将1950年7月11日确定为人民军队出版社的传统日。人民军队出版社的历史始终与党领导下人民武装力量的建设、发展、战斗和成长过程紧密相连。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本出版社始终根据革命过程以及军队发展的各个阶段,紧密联系并有效服务我党的政治与军事任务。
在抗法战争时期,虽然活动在重重困难和物资匮乏的条件下,人民军队出版社努力出版书籍近300种。虽然这些书籍大多是薄书,印刷设备简陋,纸板、版式粗糙,但这些书籍在当时被视为我军最重要的著作和文献,为官兵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战斗训练做出了贡献。
到抗美救国战争时期,以积累的经验,本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数量与质量都有所提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胡志明主席以及黎笋、长征、范文同、武元甲、阮志清、文进勇等同志的著作。书籍内容实用、形式适合军队作战的活动,如小型图书、在背包里制作便携式的书柜等,那时图书跟随部队走遍各个战场,为宣传、贯彻并指导全国军民胜利执行党的政治与军事路线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完全解放以来特别是革新开放近40年来,人民军队出版社优先出版肯定马列主义与胡志明思想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明确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党在建国卫国事业中领导作用的各种书籍。人民军队出版社把握并高度重视军事题材,出版了战争总结、军史、回忆录、各将领和科学家的论文等一大批宝贵著作。同时与全军各机关、单位协调配合,成功编撰了一系列服务于新时期巩固全民国防、建设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逐步现代化的人民军队的各种图书。
无论在任何时期,人民军队出版社的图书始终保持政治方向,题材丰富、内容充实、形式美观,深受读者喜爱。这些印刷品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积极有效地参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中,为维护党的思想基础作出贡献,同时也是留给后世的宝贵的军事文化知识遗产。
人民军队出版社凭借其卓越的成就,荣获多项殊荣。特别是在纪念传统日75周年之际,人民军队出版社荣获三级保卫祖国勋章。这是对一代代干部、编辑和战士辛勤劳动的充分肯定,更是本出版社在新时期继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进入国家发展的新时期,军事出版工作虽具备基本优势,但也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这需要在出版的模式、方法及技术应用方面的快速创新。市场上出版物的蓬勃发展,使得印刷品日益丰富多样,因此各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客观必然的。与此同时,敌对势力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破坏活动日益加剧,其强度与形式也越来越复杂,这都对军事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人民军队出版社明确了以下基本发展方向:
一是,继续深入、全面、系统地领会并把握党关于新形势下出版工作的地位、作用、特点与日益提高的要求的观点。明确指出,出版工作是党的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理论战线上维护党的思想基础、同错误敌对观点作斗争的利器。在此基础上,不断注重建设、培养并发展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热情、敬业奉献、专业技能过硬、能够处理并编撰具有高度科学含量和深刻思想价值作品的干部和编辑队伍。
二是,积极向中央军委、国防部以及总政治局首长提出建议,制定适当的各项政策、机制和主张,旨在将出版社建设成为专业化、现代化、同步化、与武装力量主力综合出版社地位相称的机构,并在军事出版领域发挥主导作用。重点是配备先进的物质技术设施、印刷、发行、储存设备系统,创新组织管理模式,适应数字时代开放且全面竞争的出版环境。在保持传统图书出版的长期保存价值和知识深度优势的同时,出版社注重发挥电子出版的优势,拓展与读者双向互动的快捷、广泛、方便的途径。
三是,同步采取措施,提高出版物的整体质量,在当今激烈的信息竞争环境下,既要注重内容的深度、政治的正确性,又要注重读物的吸引力及易读性。每本书、每份出版物都必须清晰地展现其思想立场和舆论导向,为教育事业、培养革命人才,特别是年轻一代干部士兵做出贡献。同时,绝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尤其是政治上的错误。在出版过程中,要坚决坚持不追求纯利润的原则,但也不能低估经济效益,确保有效管理、专业性以及自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是,要坚持建设既具有战斗力,又兼具文化、科学、历史、国防安全价值的出版物体系,有效服务于国家保卫和发展事业。出版社将利用其庞大的现有数据库,主动进行数字化转型,构建一个智能的存储、整合、分类和管理系统,逐步为军队和国家的大数据系统做出贡献。这不仅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更是对维护并弘扬民族军事文化、传统和历史价值的政治责任。每份出版物都要成为构建“民心阵地”、巩固社会信任、推广革命理想、培育人文价值观的“软资源”,用真善美的价值观体系鼓励干部、战士和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使他们增强“抵抗力”,在新形势下能够识别并驳斥错误敌对观点,牢牢维护党的思想基础。
五是,继续完善并优化组织机构,使其朝着精简、高效、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军队数字化转型和行政改革进程中日益提高的要求。人民军队出版社将本着“精简层次、提高效率”的原则,按照“开放、联动、集成”的模式完善组织编制,其中确保每个部门都具备明确的职能、具体的任务以及灵活高效的配合机制。同时,建立现代化工作制度,将科技应用于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中,优化时间、资源和工作质量。积极与军队内外研究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大型数据库的合作,构建现代化、多平台、多价值的出版生态系统。尤其要积极为年轻干部提供创新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他们在技术、传播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从而使人民军队出版社成为数字化时代出版-思想-技术机构的典范。
弘扬与军事知识同行75年的传统,人民军队出版社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创新的思维与强大的变革决心,继续发挥其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先锋作用,不断提高质量,实现现代化,满足形势任务日益提高的要求,在民族崛起新纪元保持知识支柱和“文化堡垒”的地位。(完)
作者:人民军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范文长大校、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