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01 日 , 星期六, 01:42 (GMT+7)

2025 年 05 月 29 日, 星期四, 15:20 (GMT+7)
警惕借机构改革之名歪曲抹黑军队的图谋

近年来,敌对势力借我们党、国家推进组织机构调整和精简的方针,持续散布歪曲言论,恶意攻击军队。这一图谋虽非新鲜之举,却极具危害性,必须引起高度警惕,清醒识别,坚决予以揭露和驳斥。

为贯彻落实政治体系机构精简的方针,旨在减少中间层级、提升质量、效能与工作实效,我军正积极推进组织编制的重组与调整,以契合整体要求和军队的特殊职能任务。这一主张完全正确,是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强大的现代化军队的必由之路,符合当前国家建设与捍卫祖国安全的需要。然而,敌对势力、反动分子以及政治机会主义者依然“顽疾难改”,不断借此大做文章,通过非主流媒体平台、社交网络等“灰色舆论渠道”持续抛出各种歪曲言论,煽动、攻击我军。他们鼓吹诸如“军队已经不再必要”、“应大幅削减军队规模以减轻财政负担”或“军队应脱离党的领导”等荒唐言论,妄图动摇军队根基,扰乱社会认知。

海军部队的军兵种协同训练。(图片来源:cuuchienbinh.vn)

为给其错误言论强行“立论”,敌对势力援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军队是一个历史范畴”的观点,进而肆意歪曲,声称:军队的诞生与存在是与战争相伴随的;而在国家和平时期,军队的存在则变得“多余”,因此在精简机构的进程中,应当“撤销”军队组织。他们甚至狡辩称,军事活动只是经济的消耗行为,不带来任何实际效益,因此军队组织越精简、兵员越减少就越好。不仅如此,这些敌对、反动、政治机会主义分子还不断重复他们那套“陈词滥调”,妄言“军队应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即“站在各政治力量之间”、“脱离政治”、“不参与政治”等。他们鼓吹所谓“军队属于国家,只应服从国家,不应接受任何政党的领导”,试图以此从根本上动摇军队的政治属性与党的绝对领导地位。

显然,通过上述言论,敌对势力的图谋是让我军“日益萎缩”、被“去政治化”,其最终目的在于削弱甚至消除军队的政治-精神力量,使我军丧失方向、丧失目标、丧失战斗力,不再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中坚力量。这是它们试图使军队丧失作为党和国家建设与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事业中“尖锐暴力工具”作用的最快捷路径,为其制造借口干预我国内政、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条件。眼下,这些势力的直接目标,是影响一部分人民群众与军队干部、战士的认知、思想与情感,制造心理混乱、怀疑甚至动摇,对党的方针政策产生误解,进而产生错误言行,从而对建设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现代化的越南人民军事业造成消极影响。

可以明确指出,敌对势力所鼓吹的那些论调完全是错误的,建立在对理论的“幼稚”理解和对现实的“可笑”认知基础之上。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作家早已明确指出:“军队是一支由国家供养、经组织武装起来、为进攻或防御战争而存在的有组织集团”。由此可见,军队的诞生与国家的出现是同步的,只有在国家消亡时,军队才会随之消亡。另一方面,在探讨经济与军事的关系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理论也一再强调:两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没有什么比军队和舰队更依赖于经济条件了”——这反过来也说明,军队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充分表明:军队对于捍卫其所服务的国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军队的战斗力始终与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密切相关。至于军队的组织编制调整,完全是根据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实际需要而作出的安排。根本不存在所谓“军队不再必要”的说法。相反,当前国家发展需求日益提升,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军队的作用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愈发重要。

从对军队起源与本质的研究及历史现实的总结出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作家早已明确指出:任何军队都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组织和领导,不存在所谓“超阶级”或“政治中立”的军队。军队从来都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是维护组织和供养它的阶级利益与地位的武装暴力工具。因此,在阶级社会中,不可能存在一支“不偏不倚、不代表任何阶级利益”的“政治中立军队”。列宁曾明确指出:“军队不可能也不应该中立。不把军队卷入政治,是资产阶级及沙皇制度虚伪仆从们的口号,他们实际上一直在把军队卷入反动政治。”胡志明主席生前也曾多次强调:“我们的军队之所以具有无敌的力量,是因为它是由我们的党缔造、领导和教育的一支人民军队。”由此可见,军队的政治-社会本质,从根本上是由其所归属和服务的阶级所决定的。放在与国家的关系中,军队既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机器中极为关键的武装力量,始终参与并服务于国家的政治运作。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支真正“政治中立”的军队。苏联红军在20世纪80年代末因“去政治化”而导致的悲剧性解体,至今仍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对那些试图鼓吹“去政治化”的人而言,这一教训依然发人深省。因此,凡是鼓吹所谓“军队应政治中立”、“应站在各政治力量之间”、“应脱离政治”、“应不干涉政治”等言论,都是荒谬的,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政治图谋,其实质是企图削弱军队的阶级属性与政治忠诚,最终损害国家根本利益。

作为国家最尖锐的暴力工具,整个武装力量尤其是越南人民军,在维护和平环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军队切实履行好“战斗军队”的职能,是构建全民国防和坚强人民战争阵势的核心力量,始终坚定不移地在一切情况下坚决保卫祖国安全;另一方面,军队还出色发挥其“工作军队”的作用,积极向人民宣传党的主张、国家政策,协助人民发展经济、稳定生活、不断提升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进一步巩固人民对党的领导和国家革新事业胜利的信心。同时,我军还是一支“生产军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切实改善人民群众与军队官兵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为此,中央军委、国防部深入贯彻党的国防-经济融合发展战略,颁布多项决议、指示与文件,领导、指导全军充分发挥优势和潜力,参与劳动生产与经济建设。各机关、单位积极开展增产节约、经济建设工作,并与各级党委、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在重点国防安全区域推动战略、规划、计划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项目的实施,有效增强国防潜力与国家经济文化发展,尤其是在深山地区、边界、海岛等战略要地,为构建牢固的“民心阵地”、筑牢全民国防和全民安全基础打下坚实根基。八十多年来的建设、战斗与成长实践充分证明,我军始终是党、国家和人民在国家建设与保卫事业中的有力依靠。军队干部战士始终铭记党的革命目标与理想,无论是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峥嵘岁月,还是在今天的国家建设征程中,都愿意无私奉献、流血牺牲,只为人民的幸福。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现实。

当前,越南正迈入一个全新的历史纪元——民族腾飞的新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这正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切实提升社会管理效能、效力与效果的关键时期,以最大限度激发各方面资源和潜力,推动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发展。在国家经济仍面临诸多困难、军队建设经费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强大的现代化军队,确实需要对军队组织编制进行科学调整与优化。然而,那些鼓吹“必须大刀阔斧改革军队以减轻财政负担”的人,观点显然片面,既缺乏对问题的全面理解,也可能是刻意忽视——甚至歪曲——我党我军在建设目标中“精”、“干”、“强”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为,“精”、“干”、“强”不仅仅意味着裁减军力、合并部分机构、压缩开支,更重要的是在新的形势下,通过精简中间层级、优化组织结构,提升军队的战斗效能与应变能力。这是一个科学组织、精确整合的过程,旨在增强战斗力,而绝非单纯的预算节省。

毋庸置疑,必须始终深刻领会和贯彻一项根本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直接和全面领导。这不仅体现在本轮军队组织编制调整过程中对各个环节、各个步骤的全面领导和加强,更体现在始终深刻贯彻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目标与理想。作为党和国家最锐利的暴力工具,军队必须始终保持高度政治清醒,正确识别“伙伴”与“敌对对象”,灵活运用并不断发展民族传统军事艺术,牢固树立军民鱼水情深的根本立场,凝聚起强大的整体力量,随时准备战斗、敢于胜利,坚决捍卫社会主义越南祖国的安全与主权,巩固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引领国家在新时代阔步迈向繁荣强盛的未来。(完)

作者:越南人民军后勤学院范玉仁上校、博士

网友评论 (0)

革命之秋与强国之志
自1945年那历史性的金秋至今八十载,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使今日越南拥有前所未有的基业、实力、地位与国际声望。纵然岁月流转,八月革命的精神、意志与伟大成果,永远是民族的骄傲与不竭源泉,持续激励全党、全国、全军不懈奋斗,建设一个日益强盛、繁荣的国家,使越南能够与世界强国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