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在越南共产党和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我国民族发动了波澜壮阔的八月总起义,推翻了殖民主义、法西斯主义及封建傀儡的统治,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开启了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新纪元。在这一伟大胜利中,虽然革命武装力量尚处于初创阶段,但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骨干力量,引领、支援广大群众奋起夺取政权。这一历史经验至今仍对我军建设与作战事业,尤其是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  | 
		
			| 解放军从越北地区到河内大剧院广场参加阅兵仪式(1945年8月28日) | 
	
深知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作用,党在成立之初即在《简短政纲》(1930年2月)和《政治纲领》(1930年10月)中明确指出:必须组织工农军队,作为群众斗争运动的骨干,进行武装革命以夺取政权。根据这一主张,党领导下的各类武装组织相继诞生,如“赤卫队”(1930-1931年)、北山游击队、南圻游击队(1940年)、救国军(1941年)等。特别是1944年12月22日,越南解放军宣传队正式成立,标志着党的第一支主力军的诞生,体现了革命武装力量的重大跃升。从此,武装力量在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扩大革命影响、发展群众政治基础方面作用日益重要。
面对革命的迫切要求,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于1945年3月发布指示,明确当前紧迫任务是“组织更多的游击部队和游击小组……统一各个战区并成立越南救国军”1。1945年4月,北圻革命军事会议指出:“必须统一、巩固并发展各解放军部队”2,其中,“要立即组织常备自卫队、战斗自卫队和地方部队”3,并强调“组织自卫队、战斗自卫队和地方部队是当前的关键组织形式”4。1945年5月15日,越南解放军宣传队、救国军及党的其他武装力量组织合并为越南解放军,标志着革命武装力量发展进入新阶段。各地纷纷成立新的解放军部队;凡有救国组织的地方,就有自卫队、游击队等。到总起义前夕,党已建立起相当强大而广泛的武装力量,包括分布于乡村、街道的大批自卫队,战区和武装根据地的游击队,以及省、县解放区的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
1945年8月初,世界、地区和国内形势迅速变化,为越南革命打开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坚持“在艰苦斗争中反对阶级和民族的敌人,必须用革命暴力对抗反革命暴力,夺取政权并保卫政权”5的思想,1945年8月13日,起义委员会发布第一号军令,号召全国军民奋起夺取国家独立;8月14日,越盟总部向全国同胞和各救国团体发出号召,与越南解放军一道驱逐日本侵略者,夺回自由与幸福;8月14日至15日,党的全国代表在宣光新潮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总起义。在越盟总部的领导和中央、地方起义委员会的指挥下,各战区、武装根据地的解放军、游击队、战斗自卫队迅速向各方向出击,与人民协同夺取地方政权。
典型如:从新潮根据地出发的一支主力部队,攻占太原,协助人民建立革命政权,并直取河内;在谅山,解放军与人民攻占同莽碉堡,迫使日军投降;高平的解放军部队攻占高平、河江两地;在广义,从荣山、大山两个战区出发的潘廷逢、黄花探游击大队分路出击,占领各碉堡、解放各县治,随后合力攻占省会。同时,在全国各地,在党的各级组织和起义委员会的领导下,当地武装力量与庞大的群众政治力量一道齐起而动,将政权夺归人民之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河内起义(1945年8月19日)、顺化起义(8月23日)、西贡起义(8月25日)等。
尽管当时的解放军人数不足5,000人6,自卫队约数万人,武器装备极其简陋,但在党的领导下,革命武装力量依然彰显了其骨干、先锋、突击的作用,成为群众起义的坚强依托,为全国人民夺取政权作出了重要而直接的贡献。
事实证明,在八月总起义中,虽然当时日军及其走狗已极度恐慌、动摇,但如果没有武装部队进行震慑与压制,政权的夺取就无法如此迅速,并减少流血牺牲。正如我党后来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我党此前不建立武装力量,不建立广阔的根据地为政治力量和政治斗争运动提供依托,并在条件成熟时不迅速发动武装起义,那么革命也不可能迅速取得胜利”7。
八月革命胜利后,革命武装力量继续发挥骨干作用,在“千钧一发”的险恶形势下,保卫了总起义成果和新生的革命政权,挫败了内奸外敌的破坏阴谋与行动。不仅如此,以人民军为核心的人民武装力量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作用,在长达30年的革命战争中,作为全民族持久抗战的中坚力量,击败了殖民主义法国和帝国主义美国的侵略军队,创造了“风靡五洲、震撼环宇”的辉煌战绩,胜利完成了民族解放、国家统一的历史使命,并牢牢捍卫了祖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真正成为党、国家和人民锐利的暴力工具、政治力量和绝对忠诚、可靠的战斗力量。
当前,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保卫事业正进入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交织的新发展阶段。世界上,和平、合作、发展仍是时代主流,但面临新的障碍和挑战。大国及各大权力中心继续调整战略,既竞争又合作、妥协,但竞争将愈加激烈。世界各地冲突、战争此起彼伏,甚至不排除战争蔓延的风险。领土、海洋、岛屿主权争端(包括东海问题)继续复杂演变,潜藏冲突可能。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对包括国防安全在内的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带来诸多新挑战。
在国内,经过近40年革新,国家的地位、实力与国际威望显著提升,为国家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崛起奠定了重要基础。伴随着政治体系机构精简革命、科技与创新突破、国家数字化转型、私营经济发展和国际融合等进程,为国家在新时代的腾飞创造了历史机遇。然而,国家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有些甚至更为尖锐。敌对势力加紧推动“和平演变”,在内部煽动“自我演变”“自我转化”,企图实现军队“非政治化”。自然灾害、疫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形势严峻。军队虽受到党和国家的全方位关心与投入,并赢得人民的信任和爱戴,但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建设军队和保卫祖国的任务要求更为艰巨。
在这种形势下,加强研究并运用1945年八月总起义中关于建设和发挥武装力量巨大作用的经验,对于越南人民军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现代化建设,坚决捍卫新时代社会主义越南祖国,具有重大意义。
	
		
			|  | 
		
			| 政府总理范明正、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与各位代表出席2024年越南国际防务展开幕仪式 | 
	
首先,要坚定政治建军原则。这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也是政治基础保障。实践证明,如果没有绝对忠于党的革命目标和理想的武装力量作为骨干、为群众斗争提供坚实依托,八月总起义就难以迅速取胜。由此得出的经验是,建设现代化军队必须坚定政治建军原则。各级党委、党组织要继续贯彻执行越南共产党对人民军绝对、直接、全面领导的原则,严格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建党整党的决策部署,着力将军队党委建设成政治、思想、道德、组织、干部各方面都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不断提高领导力和战斗力;将建设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与建设“模范、典型”的全面过硬单位结合起来,将党员队伍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继续提高思想、组织、政策、群众工作和内部政治保卫工作的质量与成效;不断创新、提高政治教育质量,持续增强军队的工人阶级本质、人民性和民族性,确保军队始终是党、国家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可靠的政治力量与战斗力量。
要积极主动挫败敌对势力歪曲军队现代化目标与进程、鼓吹军队“非政治化”的图谋,坚决捍卫党的思想基础。当前,要集中做好准备并高质量召开各级党代会和第十二次军队党代会,使之真正成为模范、典型;积极、高质量参与服务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项内容。严格落实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关于军队党组织和政治机关组织的决定;实施《军官法》部分条款修改补充法案;推进《2030年前及2050年愿景军队人才引进与重用政策方案》。继续审查、完善与2025—2030年各级党代会人事安排、党的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成员人事安排、2026—2031年各级国会和人民议会代表人事安排相结合的指挥、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落实基层民主制度,深入推进“群众工作模范”竞赛、“群众工作好单位”建设,将“知恩图报”活动做实做细,不断巩固全民族大团结,密切军民血肉联系,实现军民同心,奠定建设现代化军队的坚实基础。
二是,继续完善精干、强大的部队组织,为建设现代化军队奠定坚实基础。继承1945年八月总起义中组建武装力量的宝贵经验,并结合中央政治局于2022年1月17日颁布的05-NQ/TW号决议以及中央军委于2022年4月2日颁布关于领导实施2021—2030年及后续年度越南人民军组织方案的230-NQ/QUTW号决议的成果,确保军队在各组成力量之间结构同步、合理,符合全民国防、人民战争、越南军事艺术的方针路线以及保卫社会主义越南祖国的决心;建设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现代化的人民军,确保综合质量和战斗力高,成为巩固国防、保卫祖国事业的核心力量。同时,落实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于2025年5月29日颁布关于继续调整地方军事组织“精、干、强”的方案的159-KL/TW号结论,适应新形势任务要求,与两级地方政府组织相适应,确保运行顺畅、高效。同时,抓紧审查、修改、补充有关法律规范性文件;制定和颁布职能、任务、权力和工作关系规定,尤其是对合并或新成立的机关、单位予以特别关注。加快完善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的编制表;制定动员力量的计划,组织若干战略预备单位保持高度战备;完成防御作战、战斗计划的制定与调整,确保与保卫祖国的决心统一,符合新形势下的作战任务要求。继续研究、建议党和国家建设、发展若干新的单位和力量;投资建设、实施保障军队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战略、计划和方案,从而实现军队战备水平、作战能力的突破性提升,具备足够的威慑、遏制能力,并随时打赢敌人各种形式的侵略战争,在任何情况下坚决保卫祖国。
三是,大力推进改革,提高训练、教育质量,实现正规化建设、纪律养成的显著转变。为不断提升综合质量和战斗力,满足保卫祖国任务日益提高的要求,全军继续推进改革突破,提高训练、教育质量,把“现代化”人力作为现代化军队的决定性因素。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军委于2022年12月20日颁布关于提高2023—2030年及今后若干年训练质量的1659-NQ/QUTW号决议以及《关于改革教育、培训以满足新形势下军队建设任务要求的1657-NQ/QUTW号决议。在实施过程中,重视领导、指导,提出新的、有效的训练、战备方针与措施,符合国防、军事路线的发展及新形势下保卫祖国的要求。贯彻“基础—实用—稳固”的训练方针。组织全面但有重点的训练;以现代战争条件和作战环境锤炼部队;以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生命财产为最高目标,以便于教育、训练部队。继续推进训练、演习内容、计划和方法的改革,实现标准化、现代化,贴近实战、作战地域、作战对象、编制装备及越南军事艺术的发展。加强按照任务、作战情况在各环境中的训练和演习;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模拟技术的成果应用于训练、教育中。特别是集中训练掌握现代化、高科技武器装备;提高军兵种协同作战、防区作战的训练、演习质量,为提高军队作战水平与能力奠定基础。贯彻落实“院校教育质量就是部队战备能力”的方针。重视在基层单位的实习与实践;有效落实教育、培训方案。同时,全军大力建设“模范、典型”的全面过硬单位,建设符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慧院校;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军队纪律;经常保持高度警惕,主动做好研究、准确预测形势,及时向党和国家提出正确、适当的对策,妥善解决敏感、复杂问题,从早、从远预防战争与冲突的风险,坚决不让国家在战略上陷入被动或出乎意外。
四是,突破性研究、发展、应用军事科学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自主、现代化的国防工业。全军统一认识到:发展科学技术、推动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是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精锐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先锋力量。在此基础上,继续贯彻落实第十三届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2月22日颁布的57号决议,政府于2025年1月9日颁布的03/NQ-CP号决议,中央军委于2025年1月29日颁布的3488-NQ/QUTW号决议,以及国防部于 2025年1月31日颁布的536/KH-BQP号计划,推动军队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与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军要率先开展并积极推进“数字扫盲运动”,普及和提升干部、战士的科学技术、创新、数字化、基础数字技能与技术知识,逐步建设“数字军人”。
继续有效实施《2025年及2030年远景国防部数字化转型方案》;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人才、数字数据、战略技术以及网络安全的投资;将军事行政改革与数字化转型紧密结合,重点解决技术基础设施、安全保密、数据传输等瓶颈问题,从而在全军及各机关、单位的运作中实现重大突破。军队的各大院校、学校、中心、研究所要紧密围绕党中央、中央军委、国防部的方向部署,集中力量开展高科技武器系统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和开发;运用人工智能服务于军事、国防任务。同时,继续大力发展国防工业,走自主、自立、自强、军民两用、现代化之路,成为国家工业的重要支柱;具备研究、设计、制造、生产现代化武器装备的能力,特别是在部分战略性武器领域取得突破,为建设现代化军队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注重总结实践经验,研究、发展越南军事艺术和人民战争艺术,满足军队现代化建设、保卫祖国的要求。越南军事艺术是越南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民族数千年建国、卫国斗争的历史经验。当今世界与地区形势复杂多变,敌对势力加紧实施“和平演变”战略,尤其是军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新的战争形态与作战方式,迫切要求发展越南军事艺术,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防任务要求。因此,要加强研究、总结实践,特别是总结近年来世界各地冲突与战争的经验,以发展符合当代军事科学、武器装备与国防任务的越南军事路线与军事艺术。重点发展保卫祖国的人民战争艺术;全民国防、全民国防阵势建设理论,核心是构建“民心阵势”;人民战争作战理论,尤其是防御边境、海岛,战略防御作战,网络空间作战,军兵种协同作战等艺术形式,以适应现代战争条件。特别要集中研究并提出完善党对国防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制、国家的管理与指挥机制,重点是领导、指挥、运作防备区的机制;建设全民国防、全民国防阵势与人民安全阵势相结合;建设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适应精简机构与两级地方政府运作的改革。
同时,全军要积极主动推进国际军事交流与国防外交,从早、从远为建设现代化军队和坚固保卫祖国创造有利的战略态势与力量。重点是贯彻落实第十三届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5年1月24日颁布关于新形势下国际一体化的59-NQ/TW号决议,以及2023年4月28日颁布关于2030年前及后续年度国际一体化与国防外交的53-KL/TW号结论。要大力推动国际一体化,扩大和提高双边、多边国防外交的成效,推动与各国的国防关系不断深入、可持续发展。重视合作培养人力资源、发展国防工业、转让武器生产技术、改进和现代化武器装备,为巩固互信、增进理解、预防和化解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维护和平稳定的环境,不断提升军队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威望作出贡献。
回顾过去八十年来,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八月革命的伟大胜利,看到党的英明、卓越领导,看到民族的奋起力量,以及革命武装力量在八月总起义和党的、民族的革命事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时光流逝,但八月革命的澎湃豪情依然在革命的源泉中熊熊燃烧,不断“传递火种”,使越南人民军继续发挥和巩固在巩固国防、保卫祖国事业中的核心作用,与全党、全民一道,引领国家坚定迈入民族发展新纪元,为和平、独立、民主、富强、繁荣、文明、幸福而不懈努力,坚定走向社会主义。(完)
作者: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部部长潘文江大将
1 - 《越南共产党——党文献全集》第7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0年,第371页。
2 - 同上,第392页。
3 - 同上,第393页。
4 - 同上,第395页。
5 - 《胡志明全集》第15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11年,第391页。
6 - 国防部-中央宣教部-公安部-高平省,《越南人民军——光荣传统,辉煌事业,建设坚强全民国防的核心力量》,河内:人民军队出版社,2024年,第35页。
7 - 《越南共产党——党文献全集》第21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2年,第6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