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31 日 , 星期五, 14:48 (GMT+7)

2025 年 05 月 27 日, 星期二, 05:10 (GMT+7)
亚太国家陆军武器装备现代化趋势

当前,世界局势瞬息万变、复杂难测,亚太地区正掀起一股强劲的军队现代化浪潮。该地区各国正在积极推进武器装备现代化计划,旨在提升作战部队,尤其是陆军部队的作战能力。

聚焦采购与改进核心陆军武器装备

据研究人员分析,目前亚太各国陆军所配备的武器装备主要为20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研发的系统。其中,坦克和装甲车辆占比约90%,自行火炮占比约80%,陆军防空导弹系统占比约70%。甚至有个别国家仍在使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制造的部分武器装备。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国家已装备了部分现代化陆军武器装备,例如:美国生产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俄罗斯的T-14“阿玛塔”新一代主战坦克、BMP-3步兵战车;中国的99式主战坦克等。根据全球战略研究机构的最新调查,这些陆军武器系统将在持续改进与现代化的基础上延续使用至2035年。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鉴于当前装备现状,亚太国家虽采取方式各异,但大多数仍选择采购新研武器装备并对现役装备进行改进。原因在于,研发新型装备并投入使用所需财政预算极为庞大。即便如美军这样财力雄厚的国家,提出通过“未来作战系统”计划全面换装新型坦克与装甲车辆,预算高达1620亿美元,但至今尚未实现。

实际上,相较于新研生产与采购,改进旧装备可在节省经费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然而,是否进行改进还需依据部队现状与实际需求,同时考虑国民经济承受能力。通过效果分析,大多数亚太国家已在核心陆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方面作出最优选择。例如:澳大利亚陆军通过采购改进型M1A2 SEPV3坦克来实现坦克装甲装备现代化;印度陆军对T-72坦克进行改进;马来西亚陆军则采购波兰改进型T-72——PT-91主战坦克等。

提升炮兵与导弹部队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发展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陆军炮兵与导弹系统,是亚太各国在陆军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区域内研发成功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如韩国的K9“雷霆”和中国的SH-1,在远程火力支援、命中精度、机动部署和战斗准备时间等方面毫不逊色于德国的PzH 2000自行火炮。因此,澳大利亚通过采购K9“雷霆”系统实现炮兵现代化,而巴基斯坦则选择引进中国的SH-1系统。

在武器装备现代化过程中,各国尤为重视微电子技术进步的应用,大力采用精确制导炮弹。这类弹药可通过激光制导、自主导航等方式提升杀伤力、战斗效率和作战效果,主要体现为减小弹着点误差圆概率半径。精确制导炮弹的一大优势在于可兼容大多数口径相同的火炮系统,从而无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系统级升级,就能显著提升原有火炮作战效能。正因如此,精确制导炮弹日益受到各国关注。例如,澳大利亚陆军已在其53套155毫米M-777A2牵引榴弹炮(由英国BAE系统公司生产)上配备M-982精确制导炮弹。M-777A2火炮还可兼容Orbital ATK公司生产的M1156炮弹制导组件及Diehl/Rheinmetall公司生产的SMArt155反坦克炮弹。印度同样采购了BAE公司的M-777系统,用于提升陆军炮兵部队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陆军导弹装备也在快速发展,新的制导技术不断涌现。在接装“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之后,印度陆军成为全球首支装备此类导弹的陆军部队。该导弹可携带300公斤核弹头,最大射程超过280公里,具备印度陆军所要求的精确度、远程打击能力及作战高度性能。最近,菲律宾军队也已正式列装“布拉莫斯”导弹系统。

在反坦克导弹装备及其精确打击能力建设方面,亚太多国也高度重视。例如,美国的AGM-114L“地狱火”反坦克导弹配备毫米波主动雷达导引头;俄罗斯的AT-10、AT-11坦克炮发射反坦克导弹系统,可装备于坦克与步兵战车,显著提升首发命中率与射程。

增强坦克与装甲车辆的火力与防护能力

亚太国家正在积极推动技术应用,对坦克和装甲车辆装备持续进行升级,具体体现在使用口径更大的新型坦克炮、配备新一代动能穿甲弹与可编程多用途弹药等方面。同时,通过更换新一代热成像瞄准设备与先进火控系统,坦克的火力打击能力与多任务适应能力显著提升。典型代表是韩国陆军大规模列装的第三代主战坦克——K2“黑豹”,该型坦克在火力、机动性、防护性与信息化水平方面实现重大飞跃,所配备的120毫米L/55滑膛炮在有效射程与打击威力方面表现出色。为满足未来作战需求,韩国陆军已启动下一代主战坦克的设计研发计划,首款样车已在2023年首尔国际防务展(ADEX)上亮相。

陆军坦克与装甲车辆现代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的应用,提升装备的适应能力与未来升级潜力。这种设计方式便于根据战场威胁程度与作战速度要求进行调整,支持多样化军事任务,同时也便于根据技术发展进行持续改进与升级。现代坦克必须具备全面防护能力,构建多层次防护体系,以应对多种威胁。因此,构建集成型主动防护系统,实现“隐蔽-规避-干扰-拦截”一体化(包括主动探测、主动识别、主动锁定、主动干扰与主动拦截)成为保障坦克与装甲车辆生存力的重要措施与发展方向。此类发展趋势的代表为日本陆军在90式坦克基础上改进的10式主战坦克。该坦克战斗全重降至44吨,配备先进的火控指挥系统,具备“发现—打击”式作战能力。采用以陶瓷复合材料与碳纤维为主的混合装甲,并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防护能力与战场适应性之间的灵活调配。据测算,在需要时可通过外挂附加装甲将战斗全重提高至48吨。此外,10式坦克还集成了先进的C4I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与战场其他作战装备之间的高速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

发展无人化技术与单兵装备

无人化技术正引发军事领域一场深刻变革,亚太地区各国陆军力量也紧跟这一趋势。无人机被广泛用于侦察、监视、情报收集,甚至执行打击任务。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等国陆军都在研发与部署多种型号、不同用途的无人机系统。地面无人平台也在积极研发中,用于排雷、侦察、物资运输与战场支援等高危任务。尽管围绕自动化武器系统在伦理与法律层面仍存在较大争议,但一些国家已将具备自动作战能力的武器系统列入研究重点。

除了武器系统和大型装备的现代化外,亚太地区各国还高度重视提升单兵作战能力。士兵配备了更高性能的防弹衣、集成通信与信息显示功能的头盔、夜视仪及其他战场支援设备,显著增强了单兵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生存与作战能力。

总体来看,亚太地区国家陆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呈现出复杂而多维的发展态势。这一进程有助于国家更好地捍卫自身利益,但也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诱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因此,在当前国际安全环境下,各国应重视对话机制建设,提升透明度,增强战略互信,以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完)

作者:邓同进大校

 

网友评论 (0)

革命之秋与强国之志
自1945年那历史性的金秋至今八十载,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使今日越南拥有前所未有的基业、实力、地位与国际声望。纵然岁月流转,八月革命的精神、意志与伟大成果,永远是民族的骄傲与不竭源泉,持续激励全党、全国、全军不懈奋斗,建设一个日益强盛、繁荣的国家,使越南能够与世界强国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