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31 日 , 星期五, 06:17 (GMT+7)

2025 年 07 月 18 日, 星期五, 20:28 (GMT+7)
东盟国家军队发展人工智能合作简析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并日益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背景下,国防和安全领域亦不例外。东盟各国国防部长于2025年2月26日在马来西亚槟城正式通过了《国防领域人工智能合作联合声明》,以促进地区安全与稳定。那么,该《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如何?这是当前国际舆论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东盟各国国防部长非正式会议场景

《联合声明》的核心内容

人工智能凭借其巨大的优势与潜力,正被全球众多国家积极研究、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多个领域。在军事和国防方面,人工智能已在大数据处理、目标识别、威胁监测与态势研判、智能武器研发、网络安全保障以及战斗后勤技术支持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价值。为在人工智能应用竞赛中不被落后,东盟各国国防部长非正式会议于2025年2月26日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正式通过《国防领域人工智能合作联合声明》。

根据《联合声明》,东盟国家军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人工智能的治理、发展与应用合作:(1)承认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认识到其在提升国防应用精准性和效率方面的转型潜力;(2)推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使用,承诺在国防领域负责任地应用人工智能,遵守国际法,尤其是国际人道法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准则,同时强调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实现包容性,逐步缩小各国军队在人工智能发展上的差距;(3)加强区域合作与能力建设,鼓励东盟各国军队在能力提升、经验分享、技术转让、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和联合研究等方面的合作;(4)通过东盟网络防御网、东盟网络安全与信息卓越中心以及ADMM+网络安全专家组等机制,提升人工智能知识与能力建设,并鼓励ADMM+专家组将人工智能整合至其活动中,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5)强化监督与伦理保障机制,强调在军事人工智能应用中必须保持人类对武力使用的控制力,防止不可预期的后果,并确保在相关军事活动中维护伦理标准。

据国际观察人士分析,目前东盟国家在军事和国防领域研究、开发与应用人工智能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新加坡被视为该领域的领跑者,已设立国防科技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局以及东盟网络安全与信息卓越中心,积极支持东盟国家之间的技术合作与信息共享。目前,东盟与日本正在推进关于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合作计划,以提升人工智能治理与运行能力,发展数字经济体系以及自然灾害预警系统。未来五年,日本计划支持东盟培训数字与半导体技术人才约10万名。此外,东盟还通过ADMM+专家工作组机制,与德国、土耳其等国家扩大在军事和国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合作。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尽管东盟国家在国防领域人工智能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已取得初步进展,但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各成员国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第一,技术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目前东盟各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水平上差距较大,仅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三国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数据治理和网络安全能力超过亚太地区平均水平。

第二,高素质人才短缺,尤其是数字技术领域的人才。据统计,目前东盟地区10至24岁青少年中,约61%尚未在学校接受过数字技术培训;不少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缺乏人工智能专项技能,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可解释性、模型架构设计等方面能力不足。同时,一些国家的教育体系尚未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语言基础薄弱使得学生在获取人工智能知识方面面临困难,许多高校仍以传统IT教育为主,未能紧贴企业实际需求与人工智能市场发展。此外,人工智能人才“外流”现象也较为严重,不少技术骨干倾向于出国工作。

第三,数据保护标准不统一。目前东盟尚未建立统一的人工智能安全标准,除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外,其余国家的数据保护法律尚不完善,法律框架仍处于建设阶段。这为区域性系统部署及人工智能合作带来困难。由于各国在技术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上的发展程度不一,数据共享可能引发泄漏、非法访问或滥用等风险。

第四,伦理与法律挑战。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伦理缺乏认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技术专家虽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但缺乏伦理、法律及社会问题认知;而部分社会学与伦理学专家虽精通法规与社会影响,却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了解有限,导致难以全面评估潜在风险并提出有效政策建议。

积极影响与面临问题

据国际研究人员分析,东盟国家军队在国防领域加强人工智能的治理、研究、开发与应用合作,将对地区安全环境带来诸多影响,其中既包括积极效应,也提出了一系列亟需关注的问题。

积极影响

(1)有助于构建地区和平稳定环境。通过合作,东盟各国军队可以联合开展符合东盟价值观与利益的人工智能研发与负责任使用项目,展现出透明性、问责制与人类监督,并推动建立互信措施与解决共同安全挑战的方法,进而为军事、国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制定规则与标准。

(2)提升多域态势感知能力,降低误判风险。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空域、海域及网络空间的实时识别、预警和响应成为可能。这不仅帮助指挥官做出更精准的决策,也使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好地预测潜在威胁。

(3)辅助危机管理与应急处理。借助人工智能规划工具,东盟军队可更高效地进行危机管理和缓解地区紧张局势,评估战术方案可能带来的风险与后果,通过模拟“灰色地带”场景,为建立信任措施、防止误判和避免事态升级提供支持。

(4)加快数据向军事情报的转化。未来若发生战争,战场信息数据量将极其庞大,传统手段难以有效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助于快速筛选和转化这些信息为可靠情报资源,从而大幅缩短指挥中心的决策周期。

需要关注的问题

除上述积极影响外,人工智能在国防领域的合作亦带来一系列必须关注并加以防范的风险与挑战:

(1)地区冲突风险上升。虽然人工智能有助于维护地区稳定,但若管理不善,反而可能引发冲突。人工智能减少士兵直接上阵的需求,可能导致决策者对战争后果的认识被削弱,进而将战争误认为是一种低成本的政策手段,以实现自身外交利益,由此增加冲突隐患。

(2)违反国际法与伦理原则的风险。在军事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特别是发展自主武器系统,可能导致人工智能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选择并攻击目标,从而引发违反人道法和伦理准则的严重后果。

(3)网络攻击与恶意人工智能风险上升。包括身份伪造、网络诈骗、骚扰、诽谤,甚至利用恶意模型攻击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扰乱计算系统输入数据等行为,均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4)战争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传统战争以士兵直接参战为特征,而未来战争将呈现“非直接、非接触”化趋势。通过摧毁对手军事科技基础设施即可打击其作战能力,但这也可能导致地区和全球安全格局更加不稳定。

可以肯定的是,东盟国防部长关于人工智能合作的联合声明,为东盟各国军队加强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合作提供了重要法律框架。然而,要实现声明目标,各方需持续努力,协同应对上述困难与挑战。唯有如此,人工智能合作应用才能不断深化,真正为维护地区与全球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完)

作者:阮卿、辉珊

网友评论 (0)

革命之秋与强国之志
自1945年那历史性的金秋至今八十载,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使今日越南拥有前所未有的基业、实力、地位与国际声望。纵然岁月流转,八月革命的精神、意志与伟大成果,永远是民族的骄傲与不竭源泉,持续激励全党、全国、全军不懈奋斗,建设一个日益强盛、繁荣的国家,使越南能够与世界强国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