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八月革命的胜利,是二十世纪越南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和辉煌里程碑。八十年过去了,这一伟业的光辉依然熠熠生辉,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历史经验,其中最突出者,便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全民族大团结力量——这是越南革命一切胜利的根本源泉。
	
		
			|  | 
		
			| 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杜文战 | 
	
党成立伊始,在阮爱国同志的领导下,便深刻认识到发扬民族传统与全民族大团结力量在革命事业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决定成立组织,团结、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独立而斗争,把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1930年11月,反帝同盟会——今日越南祖国阵线的前身宣告成立。
自从成立至1945年,尽管名称与使命几经变化¹,但在党和阮爱国同志的领导下,阵线始终发挥核心作用,高举团结旗帜,凝聚各阶级、各民族、各宗教和社会各阶层力量,完成革命任务。1945年初,国际与地区形势急剧变化,为越南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内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日本法西斯发动政变推翻法国殖民当局后,党中央决定掀起革命高潮,为总起义创造前提,并发布《日法交战与我们的行动》指示。1945年4月,党中央召开北圻革命军事会议,作出多项重大决策,将各武装力量统一为越南解放军;越盟总会发布指示,成立各级民族解放委员会,并筹备成立越南民族解放委员会,即越南临时革命政府。
当历史夺权时机到来之际,1945年8月14日,越盟总会向全国同胞发出武装起义的号召。8月16日至17日,全国代表大会在宣光省新潮召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总起义夺取政权,先于盟军进驻印度支那之前完成革命。胡志明主席代表临时政府向全国同胞、救国团体和全体战士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决定我们民族命运的时刻已经到来!全国同胞立即起来,用我们的力量解放我们自己!”响应主席的号召,北、中、南三地全国人民,不分民族、宗教、贫富、年龄,“亿万人民如一人”,齐声奋起,以“撼天动地”之势发动总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东南亚第一个工农国家——越南民主共和国,粉碎了法国殖民者近百年的奴役枷锁,驱逐日本法西斯,推翻延续千年的落后封建制度,使国家步入独立、自由、走向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八月革命的胜利昭示:越盟阵线不仅是党领导下的一个组织实体,更是一种群众运动的形式与革命号召,最大限度地团结各阶级、民族、宗教和社会成分参与革命——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问题。党既坚持领导原则,又尊重阵线的独立、自主,鼓励并创造一切条件,使阵线充分发挥作用,广泛结成联盟、团结最广泛的力量,这些力量同时也是党的力量。这是党、民族、阵线革命史上的独特亮点。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高度重视越盟阵线的地位与作用,将其视为团结力量的旗帜,确保党的武装起义方针和总起义路线走向成功。
展望未来,世界与地区形势将继续快速、复杂、难以预料地演变;大国战略竞争日趋激烈;非传统安全挑战、战争、军事冲突及军备竞赛在更多地区以更大规模、更复杂形态出现。经过40年革新,我国的国力、地位与国际声望显著提升,为进入发展新纪元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敌对和反动势力仍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推动内部“自我演变”、“自我转化”,借口自由、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妄图否定党的领导地位,破坏全民族大团结,分裂军民关系。在此背景下,巩固国防、保卫祖国的事业正面临更高要求和新的艰难挑战。这一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求我们大力弘扬八月革命精神,尤其是党的领导下发挥全民族大团结力量的历史经验,为在新形势下坚决捍卫祖国打下坚实基础。
	
		
			|  | 
		
			| 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杜文战在兴安省行政单位合并决定书公布仪式上 和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继续保持党在发挥民族优良传统与伟大民族团结力量中的核心领导作用。1945年八月革命的胜利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决定性的因素,是党的英明卓越领导。实践表明:“如果我党在此前未能建立武装力量并开辟广大根据地,为政治力量和政治斗争运动提供依托;而在条件成熟之际又不能迅速发动武装起义,那么革命也不可能迅速取得胜利”²。继承这一宝贵经验,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我党进一步增强团结,坚定领导构建和发挥全民族大团结力量,以完成巩固国防、保卫祖国的使命。为具备足够的领导能力与威望,能够组织并发挥全民族大团结力量,各级党委和党组织——从中央到基层——必须不断自我整顿、自我革新;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修养锻炼政治品德和革命道德,提升素质与工作能力;全党要团结一致,真正成为领导核心、团结核心,建设坚如磐石的全民族大团结阵地。
与此同时,各级党委、党组织必须经常密切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并增强人民对党的信任;加强军民团结。党应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使人民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党的建设;同时制定方针与措施,广泛动员各阶层人民与革命武装力量一道,弘扬爱国精神与民族自豪感、自尊心,积极投身全民国防建设,把全民国防阵势与人民安全阵势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筑牢“民心阵地”,为巩固国防、保卫祖国贡献力量。
二是,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对在巩固国防、保卫祖国事业中发挥全民族大团结力量的认识与重视。深刻领会八月革命中发挥全民族大团结力量的经验,各级党委、党组织、政治体系,尤其是各级越南祖国阵线,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群众和人民深刻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国家的政策法律,特别是第十三届党中央于2023年11月24日颁布《关于继续发扬民族优良传统与伟大民族团结力量、建设日益繁荣幸福国家的43号决议》;了解全民族大团结的传统,建设与保卫祖国的任务,国家与人民的发展成就与形象,人民军队与人民公安的光荣传统,以及敌对势力分裂、破坏全民族大团结的图谋与手段,从而提高自觉性与责任感,维护并发挥全民族大团结力量,确保巩固国防、保卫祖国任务的胜利完成。
宣传动员过程中要不断创新与多样化形式、方法。在发挥大众传媒与各类文化艺术作用的同时,要注重内宣与外宣相结合,将传统教育与宣传党的路线、国家政策法律有机融合。基层党委、政治体系及党员干部要发挥少数民族社区中威望人士、村寨长老、宗教界领袖的作用,通过他们动员群众,从而形成社会共识,稳固“民心阵地”,鼓舞人民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防安全,在新形势下坚决保卫祖国。
三是,改革创新并提高越南祖国阵线的工作质量;广泛动员群众,汇聚一切资源投入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当前,全国正在加快推进政治体系精简化改革,尤其是实行两级地方政权。在此背景下,重温越盟阵线在八月革命中高举民族独立旗帜、制定正确政策方针、满足人民迫切愿望与利益、赢得人民支持并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旗帜的历史经验,意义更加深远。各级越南祖国阵线要深入贯彻并有效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领导召开各级祖国阵线、省级与基层政治—社会组织代表大会的指示,确保这是一场深刻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实践,营造人民群众的积极氛围。同时,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品质好、道德优良、领导能力强、有威望、有热情、有责任感且富有经验的阵线干部队伍,真正做到贴近群众、了解群众,深刻把握群众的思想愿望,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一切活动都必须将国家—民族利益和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放在首位。
从中央到基层,各级祖国阵线要积极创新内容与方式,团结凝聚各阶层、各力量,结合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争取国际友人和海外越南人的支持;积极创新组织形式,提高“全民族大团结日”、各类竞赛与运动的质量与效果,如“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携手为贫困者——不让任何人掉队”、“共同消除临时棚屋与危房”、“饮水思源”等活动。通过这些举措,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热情,使人民真正成为劳动生产、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文明城市建设的主体,为家庭、家乡和祖国创造财富;奠定坚实基础,形成综合力量,建设全民国防、人民安全,构筑全民边防阵势与全民国防阵势紧密结合的体系,打造坚固的防御区域,为“早防、远防”、在“国家未危之前”守护好祖国作出贡献。
四是,越南祖国阵线继续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治体系与人民之间的桥梁作用。为实现党的主张,1945年8月,越盟曾提出十大政策,团结凝聚各阶层人民完成革命任务。在国家进入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越南祖国阵线需将党的关于全民族大团结的路线方针制度化、具体化,特别是将《基层民主实施法》落到实处,动员一切资源,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凝聚力与共同行动精神,确保圆满完成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的“四项核心决议”(57、59、66、68号决议)。继续彰显民主代表作用、政治骨干作用,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发挥人民在决定国家重大事务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推进政治体系机构精简、优化、高效运作的改革中,实现从“管理型思维”向“发展型、服务型思维”转变,以人民和企业为中心。
同时,发挥人民在社会监督与社会批评中的骨干作用,积极参与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及国家重大问题的意见征集工作。当前,重点参与各级党代会文件的意见征集,尤其是十四大文件的草案宣传与完善。动员全国人民发扬当家做主精神,积极参加第十六届国会代表及2026-2031年各级人民议会代表选举;参与完成军事、国防、安全任务;倾听人民的心声与愿望,广泛交流、对话、吸收意见,切实解决人民的困难与正当要求。继续落实“党领导、国家管理、人民当家作主”的机制以及“民知、民议、民办、民查、民监、民享”的方针,不断增强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形成社会共识,为建设坚强有力、真正“属于人民、由人民做主、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关和各级政权作出贡献。
五是,加强国际团结,拓展民间外交活动。坚持“主动、创新、有效”的方针,巩固越南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为拓展党的对外关系、推动国家外交、持续提升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威望作出贡献。发扬八月革命的成果,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辉煌成就,尤其是在革新与国际融入进程中。这是国家迈向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各级各部门、各力量和政治体系,特别是各级越南祖国阵线,要继承并发挥八月革命的经验,积极宣传动员人民有效落实党的对外路线和国家外交政策,尤其是在与周边国家、传统伙伴的民间组织关系中。充分发挥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的结合,争取国际朋友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吸引外部资源,特别是海外越南人的资源,为解决国家利益与发展问题作出贡献,从而形成坚固的“安全防线”,实现“早防、远防”的国家保卫战略。
与此同时,要积极主动斗争,挫败一切“和平演变”图谋及“自我演变”、“自我转化”的阴谋手段,特别是防范敌对势力借助民族、宗教、民主、人权问题分裂全民族大团结、离间军民团结、军警团结及国际团结精神;经常性地批驳错误、敌对观点,坚决捍卫党的思想基础,适应新形势需要。
八月革命中关于发挥全民族大团结力量的经验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研究、继承并将这一经验创造性运用到当今实践,是增强综合国力、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任务,以推动国家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军事与国防潜力,为在新时代建设和坚决保卫社会主义越南祖国作出贡献。(完)
作者: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杜文战
                        
1 - 反帝同盟会(1930年11月)、反帝联盟(1935年3月)、印度支那人民反帝统一战线(1936年10月)、印度支那民主统一战线(1938年3月)、印度支那民族反帝统一战线(1939年11月)、越南独立同盟会(1941年5月19日)。
2 - 《越南共产党——党文献全集》第二十一集,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02年,第6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