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03 月 29 日 , 星期五, 20:17 (GMT+7)

2017 年 06 月 05 日, 星期一, 14:38 (GMT+7)
围城灭援­——1427年蓝山起义的特色

十四世纪抗明入侵时期中,蓝山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其中,1427年义军在东关城的围攻歼灭以及对柳升与木盛援军的击垮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其中“围城灭援”便是最具特色的军事艺术。

经过十年持续抗明,蓝山起义于1427年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解放战争。此时,蓝山义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取得一次次胜利,消灭了大量敌军,迫使明朝总兵王通及其下属固守东关城及其他城池等待援兵。在此岌岌可危的的情况下,明朝出动了大量援军入侵我国领土,其目的有二:一是救援,二是转败为胜,继续统治我国。在对形势乃至敌我双方力量进行仔细评估之后,义军指挥部主张紧紧围住东关,破使敌军带兵前来相救,进而集中力量击溃敌军援兵。实际演变正如我军所料,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蓝山义军两次打破了明朝大量援兵,迫使东关城驻军投降并撤退回国,终止了明朝对我国时长21年的残暴统治。此一胜利体现了“围城打援”的军事艺术特色,在我党领导下民族解放事业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围攻孤立守城兵力,迫使敌军要派遣援兵前来救援,为我方歼灭大量敌军进而打赢战争提供良好机会。蓝山义军在解放诸多重要地段之后乘胜而上直打东关——明朝在我国境内的最后巢穴。在我义军势如破竹的情况下,敌军不得不依靠坚固的城池等待援兵。此时,蓝山义军有两个选择:要么攻城灭敌,终止战争;要么边围住守城敌军,诱敌援兵进入我军早有埋伏的区域以灭之,另敌军不攻自破。在仔细研究形势之后,义军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战法。真是“力半功倍”创新正确的选择 。因为当时明军东关驻军并不多(约三四万)但城池坚固,义军若是全力以赴地攻打将会非常耗时,士兵劳累,士气低落,若是敌援兵在我方未能拿下东关之时前来相救,义军必将两面受敌,陷入被动状态。如果攻城顺利,敌军也会前来报复,干戈将会持续,百姓困苦,国家难保。如果义军坚持围住东关,敌军必将派遣大量援兵前来解危,义军可在早有准备的区域将敌军一网打尽。当援兵已灭,守城驻军也会俯首投降。为了执行这一主张,黎利决定将义军大本营移到与东关城隔江相望的菩提区域(今属河内龙边郡),直接指挥围攻敌军。义军对敌军外围军营组织小规模攻歼战,把敌军紧紧围住,并坚决打败敌军反击。正如我军所料,1427年10月初,明朝出动战略预备力量兵分两路入侵我国。主力军包括10万大军,由柳升充任总兵官,从广西经谅山南下,次要兵力包括5万大军,由木盛率领,沿着云南入侵我国。这两道兵力都陷入了义军的埋伏阵地,故而迅速土崩瓦解。可以肯定说,由围住东关城到歼灭柳升十万大军,打赢芝陵昌江战役就是“围城打援”的特色。此一胜利不仅破使敌军俯首投降,终止战争,还打消其侵略的念头。

第二,正确评估情况,为打赢战争、终止战争确定好主要攻击目标。敌军大援兵出现之后,义军指挥部在紧紧围住东关城及其他城池的同时,仔细研究敌我地形等方面的形势。敌军援兵兵分两路入侵我国,义军在两个方向同时打敌就很难打赢,因为义军兵力依然有限。再者,义军还要调动够强的力量围住敌军守城,同时还要组建预备力量以便于应付突发情况。因此,义军如果同时对两道援兵进行截击,不但没有把握,而且还很难围住敌军城池,甚至会遭到敌军三面反击,全军会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义军做出了正确选择:一面坚持紧紧围住敌军城池,一面集中力量把敌军援兵一一打败。

此时,摆在义军面前的问题在于先打那一支援兵。在对各方面形式进行科学评估之后,黎利与义军指挥部认为,虽然木盛率领的援兵数量不多,但由于地形险要,义军如果行军到宣光河江等地进行截击将会遇到重重困难,情况有变的话,各路兵力难以及时汇合。再说,就算敌军这道兵力被打败了,对其主力援兵乃至整个战争影响也不大。因此,义军只需动用一部分兵力压制敌军次要援兵,大部分兵力集中于打击敌军主要力量,这才是两全之策。

第三,运用灵活创新且符合实情的战法,消灭大量援兵。在敌军两道援兵钳击进军的情况下,义军指挥部迅速组织力量攻打敌援兵机动路线上的城池,为我军创造优势,并让敌援兵在进军之时无依无靠。

对于柳升率领的兵强马壮的主力援兵,义军主张“以短兵制长阵”,在敌军尚未立足于我国领土之时就组织跟踪,了解情况,利用地形布置阵势,组织兵力灭敌。据此,义军在断敌粮草的同时,还组织小规模善战突击队将敌军出去,利用诱敌进入埋伏区域以灭之。因此,我军消耗、歼灭了敌军大量有生力量,令敌军势穷力竭,思想慌忙动摇,陷入被动。如此一来,义军以灵活创新的战法,针对敌军致命弱点,打破了明朝十五万善战兵力,取得了重大胜利。此一胜利不仅将敌军逐出国门,终止战争,还打消了北方侵略念头,恢复国家太平。

蓝山义军“围城灭援”艺术及其特色运用已发展到极致。那些宝贵经验教训至今仍发挥着积极作用,应得到进一步研究并运用到卫国事业中去。(完)

作者:邓文笙 大校、博士

网友评论 (0)